【英語島封面故事】英國教室:動手做課本

長居倫敦、育有一對兒女的台灣媽媽Yvette,受邀介紹英國的小學課本時,開頭就說:「我發現英國小學其實沒有所謂的『課本』!」。
英國的小學沒有正式的「課本」,義務教育的指導方針只有政府所頒布的課綱。相較於亞洲以教科書為核心的教育,這樣的模式更倚重老師的個人能力,也給了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間。
為什麼英國小學沒有統一的教科書?
英國的小學除了有公立、私立外,還依宗教特色、學習重點等分成許多種,在各校都有不同教學方針和導向的情況下,任何教科書都無法涵蓋所有的面向。此外,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地方政府各有自治權,因此即使同屬英國,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學校著重的內容又會有所不同。英國政府僅頒布了National Curriculum (國定課綱),讓各個學校有參考的標準,而不發行所謂的「課本」。

課本屬於學校的影響
英國的學制課本並非必要,對學習有什麼影響嗎?在台灣長大的Yvette,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英國受教育,感受到鮮明的對比。最明顯的是:孩子的書包裡大部分時候只有兩本薄薄的書和紀錄本,不用背著沉重的書包上下學。有時課堂上老師會用一些類似課本的小本子輔助學習,但是會隨進度頻繁更換,不會讓學生帶回家。
這點也達到了意外的效果,好處是:「因為書是學校的,必須小心愛護,間接培養出孩子負責和尊重公物的態度」。此外,不照制式的課文學習,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探索課本以外的事物,大概是和有課本的學制最大的不同。
然而這樣的制度也有些缺點。父母沒有辦法藉由課本了解學校教育內容,除非家長天天問老師,否則很難知道孩子當天在學校學了些什麼,在科目上的表現如何,接下來又會學什麼。學校裡的事,家長必須投入參與,否則只能從小孩語焉不詳的描述猜點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