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系所界限,推升跨域發展

在台灣的大學排行榜中,商管學院一直深受學生及家長的青睞,企管、資管、財金等系都是大熱門。至於研究所部分,從MBA、EMBA 到全英語教學的IMBA 或GMBA 等,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商管學院可說是供應鏈充足,產品面齊全,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人」是受教育的主體,不論任何一個教育層級,培育人才都是最基本的任務,商管學院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商管學院與其他領域最大的差異,是必須培養能為企業所用的人才,因此和企業的合作與連結,也成為商管學院的重要任務。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何建德指出,產學連結背後有一個基本假設,就是學校若是研發中心,研發的成果是不是能直接用到業界?不只技術研發,包括管理的研究也是如此。度金針資本創始合夥人林益全則表示,企業與商管學院必定是有一個互利共榮的依存關係。在商業競爭的過程中,企業追求的是差異化和競爭力,這讓產學合作、教育訓練這類工作在企業與管理學院的合作搭上了橋。而現在的商管學院與企業的合作方式,也從一般原理原則的管理教學,轉變成客製化、針對企業特定目標,帶著顧問性質的合作方式,尋找在特定條件下針對某種產業環境,創造價值及可能獲利的機會。對學校來說,由於高等教育資源逐漸被瓜分稀釋,加上少子化的衝擊,都影響到商管學院的資金來源,因此讓商管學院必須將與企業的合作,列為長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必須要絞盡腦汁吸引企業來合作。在做法上,一定得推陳出新。

做法1:企業實習
學術界和產業界最基本的溝通模式,就是促進雙方對彼此的了解,讓學生到企業去實習,就是一個行之多年的辦法。過去實習的缺點之一,就是多利用寒暑假期間進行,常常兩個月過去,學生還沒摸到皮毛,企業也不知道能教些什麼,學生變成廉價勞工。因此,像清大科技管理學院,就在科管學士班中,採取整學期實習的模式。學生在三年半的時間先修完所有的學分,最後一個學期不需要上課,而是每週三至四天到企業實習,幾乎接近全職員工。清大科技管理學院院長莊慧玲表示,拉長實習時間,企業的意願就明顯提升。整學期實習的做法,更提高了媒合人力的機會,企業可以確定學生的工作態度、性向志趣和企業文化是否相符,比面試更加準確。而學生也可以確認工作內容是不是他未來想發展的方向。政大商學院則是採取「企業實務專案」,同樣是一個學期的時間,企業擬訂一個主題,例如,顧客滿意度、商品的消費行為分析、商圈行為調查等,學生可以去企業進行訪談,蒐集資料,與企業互動,並在期末提出報告。

做法2:成立研究中心及合作開課
中央大學於1998 年成立的「企業資源規劃暨大數據分析中心」(簡稱ERP 中心),就相當具有代表性。這是國內第一所於大學中有系統從事企業資源規畫系統(ERP)及相關電子商務的教學研究中心。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許秉瑜表示,中大在二十多年前就看到數據管理的趨勢,因此成立這個中心,並直接導入全球最大的ERP 軟體公司SAP 的系統,目前已是國內最知名的ERP 人才培育專責機構。ERP 中心開設許多專門學程,包括商業智慧與分析學程,企業資源規畫學分學程等等,甚至吸引到很多外院的學生來修課。ERP 中心還與IBM 合作,開設企業顧問養成精英專班,內容包括企業採購及銷售流程、供應鏈管理等相關課程,學生在課程中能有機會接觸到企業界的案例;同時,IBM 的講師會在課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及能力,表現優秀的學生甚至有機會成為IBM 的員工。在課程中除了單向的授課外,也會以工作坊(workshop)的形式分組,提出企業實際的需求做為題目,要求學生提出解決方案,例如設計出一套銀行數位服務的體驗流程。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吳建宏指出,透過這樣的實作課程,學生會了解他們之前為什麼要修大數據分析、資料庫演算法等,這些都是未來實際解決問題時所需要的基礎,讓學生知道怎麼實際運用理論和知識。

做法3:鼓勵創新創業及設置單一窗口
在創新創業的部分,除了多數學校在研究所階段的創新創業課程外,清大科管學院則是進行向下扎根的工作。清大創業是重視整個校園生態圈的營造,包含創新氛圍的鼓吹,所以會有許多問題導向的課程,鼓勵學生察覺生活、社會上的問題,或是產業面臨的問題,把這些問題與課堂所學結合,在團隊中共同思考如何解決。清大的載物書院,更是培育創業種子的基地。載物書院本身是學生宿舍,不過被賦予的任務,是一個讓學生共同生活及交流的平台,學生下課後可以自行規畫各類學習的活動,但希望與創新創業相關,像是企業或社區的參訪。學校也會特別為載物書院的學生開設產業創新與生涯探索這類的課程,希望來自不同系所的學生能發展出跨領域的學習環境和思維模式。清大創新育成中心主任李天健指出,早期台灣產業的創新,只要在技術上能超越現在的層次,就有成功的機會;但現在的創新轉變為解決問題的導向,專注在使用者的需求,像是Airbnb、優步(Uber)。載物書院的成立,就是希望整合不同領域,找出新的創業機會。另外,為避免企業與學校的合作,較為單向及零散,許多商管學院都設置單一服務窗口,企業只要把問題帶過來,學校會負責去找資源、組團隊、開課程。目前像成大的研究總中心、台科大的產學營運處、中央的產學深耕總中心、清大的產學合作營運總中心,都是類似的組織。

做法4:打破系所分際
除了在傳統做法上尋求突破之外,也有一些商管學院嘗試以不一樣的方式來培養人才。最顯著的一個例子,就是元智大學管理學院自2010 年起推動的專業學程。現在,元智管院再也看不到企管系、國貿系、會計系這些傳統商學院的系所,而是仿效國外管理學院架構,以「主修」替代。元智管院的學生選課,不選單一的課程,而是選「學程」。除了行銷、國際企業、財金等六個專業學程,還有零售、觀光、醫療等產業學程。以大學部為例,學生入學一年後再選主修學程,可以選一個也可以雙主修,學程裡有一些共同必修課,像是基礎的管理學、會計學等,畢業前最少要修完一個學程。院長何建德表示,元智管院大改造的最大目標,是要讓學制維持彈性、與時俱進,更可以因應產業需求,隨時排列組合創造新的學程;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出產業的連結,在畢業之前對產業的工作形態也會有一些概念,和應當具備的重要技能。藉由學程也可以與產業建立比較長期的合作關係,可以研究企業發生的案例,並找出企業還沒找到答案的需求或問題。

做法5:創造不同的發展領域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有兩個獨特的研究所,包括「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以及「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成立近三十年的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是台灣第一個相關類型的研究所,研究領域聚焦在公共事務課題,包括環境管理、社區營造、地區發展、公民社會等。中山管院院長黃三益表示,以台灣企業社會責任(CSR)發展的脈絡來看,中山的公事所跑得很前面,很早就強調企業除了股東之外,還要考量環境、社會、員工等面向。公事所在高雄與哈瑪星、鹽埕、旗山、那瑪夏等社區都有很深的連結,學生會直接進到社區實習,希望透過市場的力量來促進社區發展,走向社區再生及總體營造。至於全台唯一的「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本來是傳播管理研究所,2014 年加入了行銷的元素,訓練學生掌控新媒體的傳播能力、協助企業開拓新市場、新客群;在現今新媒體當道的潮流下,以特殊的定位吸引到極大的注目。以今年(2019 年)研究所招生為例,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行銷組,報考人數139人,錄取3 人,錄取率僅2.16%,是中山大學所有研究所中錄取率最低的,可說是最熱門的研究所。

未來的威脅與挑戰
雖然商管學院在人才培育和產學合作上時日已久,但還是有一些未來待解決的問題。其一就是教授的合作意願。一位長期觀察高等教育的學者指出,會去當教授的人很多在心態上比較趨避,本來就不喜歡跟企業相處,「教書、做研究是他們的舒適圈」;而且許多教授從大學一路讀到博士,一直都在做學術研究,跟產業從來沒接觸過,跟產業界很難對話。而且,目前大學教授的升等評鑑,還是以學術成績為主,缺少與企業合作的動機。「老師為什麼要去做跟升等無關的事情?學校有沒有辦法激發老師的熱情?」何建德強調,這就是理論與實務之間需要補足的一塊連結。其二,商管學院現在還面臨許多其他形態的競爭者,像是產業協會。度金針資本創始合夥人林益全就指出,很多求生存的企業不會先考慮找管理學院合作,因為發酵期比較長,反而會去找相關產業的協會協助,因為裡面有很多相關產業的人士,也有很多業內的相關知識,對企業的幫助會比較大。另外,就是在國外已行之有年的企業大學,雖然現在台灣還沒有類似機構,但未來是否會出現像海爾大學,或是阿里巴巴的湖畔大學?如果企業開始自己設立與商管學院功能類似的機構,學校要如何因應?做為企業最基礎的人才庫,商管學院除了在人才培育的功能外,持續尋找新的產學合作模式,成為企業在擬定方向和策略上的助力,以及永續發展的重要伙伴,仍是商管學院未來必須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