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金管會黃天牧/加入ESG精神,推動台灣公司治理3.0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年走馬上任,就大力推動永續發展概念。他所提出的「公司治理3.0」是什麼概念?對於台灣的ESG現況又有什麼觀察?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今年520上任,三個月後,先後發布兩大重要政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與「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大力推動台灣上市櫃公司與金融業致力於永續發展,強調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ESG目標。

金管會推動ESG的背景與目標為何?以下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專訪內容。

ESG是全球普世價值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請主委分享全世界ESG的發展風潮?

黃天牧答(以下簡稱答):永續發展這個議題,早在半個世紀前就開始。1967年時,有一個全球智庫「羅馬俱樂部」,曾提出一個觀念──成長的極限。這個觀念認為,如果無窮盡地強調經濟發展,人類與地球的資源是否能支持下去?因而有了《成長的極限》這本書的問世(1972年),45年後,2017年又推出《成長極限的覺醒與共生》一書。

1987年,挪威籍的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女士,組織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在聯合國提出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這份三百頁的報告,第一次定義了「永續」。希望這一代享受的生活與物質,下一代也能享受,這就是永續。這個報告產生很多回響。

但「永續」真正變成聯合國的重要政策,是在2015年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為人類共同努力的標準,並希望2030年達成。

永續這個議題不是只看氣候變遷,還有所謂的社會跟治理。治理大家都很清楚,除了一般的公司治理,資安也是治理問題。社會層面,就包括人口老化、貧富差距、人權、男女性別平等,或者說種族宗教等。

這些議題,是人類在目前處理的共同議題總和。例如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第一次超過65歲以下人口。另外,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可能是全球化帶來的副作用。以治理來說,可能是資安與科技治理的問題。以社會來說,可能是AI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機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