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口腔清潔 讓你遠離牙周病
年輕時牙齒都很正常,怎麼30 歲之後,刷牙漸漸感到不舒服呢?翁肇嘉醫師表示在台灣,患有牙周病的人,比例居高不下,民眾也常常因為牙齒出了問題才找上醫師求診,經過診療後才發現,原來是「牙周病」。但到底甚麼是牙周病呢?患上牙周病又該如何防護?就讓醫師來告訴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牙周病成因多 你是否也有呢?
翁肇嘉醫師提出會形成牙周病的原因:
1.牙菌斑累積:食物分解時,產生細菌轉變成毒素,進而破壞牙周組織。
2.吸菸時,尼古丁會影響血液供應,降低牙周組織的再生能力。
3.壓力過大,免疫系統降低。
4.全身系統疾病:糖尿病、白血病、愛滋病等等。
5.牙齒咬合問題、導致清潔不易,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產生牙菌斑;若有深咬的患者,更是嚴重。
6.假牙密合度不佳,容易藏垢。
7.懷孕患者,因荷爾蒙改變,容易有妊娠性牙齦炎,加上孕吐,導致胃酸侵蝕牙齒。
8.癲癇患者:食用癲癇藥物-癲能停(Dilantin),會讓牙齦腫大。
9.35歲以上會漸漸有牙周老化、膠原蛋白流失等問題,造成牙周病,此現象35歲以上更是明顯。因此除了外在的破壞,自身的健康也會讓牙齒生病,但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口腔清潔,清潔沒有做好,則會衍生更嚴重的牙周問題。
✔ 不只癌症有期數,牙周病也會有
翁肇嘉醫師說明癌症有分期數,其實牙周病也有,牙周病分為三期:初期(牙齦炎)、中期(牙周炎)及後期(重度牙周炎)。想要知道牙周病的期數,可以藉由X光,了解自己的骨頭完整度,雖然在初期時,看不出牙齒的破壞程度,但若是出現牙齦紅腫、流血或是口臭等問題形成牙齦炎,此時就需要向醫師求診,從輕微開始治療,可以避免形成重度牙周炎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