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不動刀新療法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寫OA)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台灣65歲以上的族群中,每3人就有1人罹患。經常發病部位是膝蓋與臗關節,患病初期並不會覺得疼痛,但深及關節的痠痛感將逐漸加深,導致許多中老年患者經常喊著腰痠背痛,或是抱怨膝關節活動不靈活及疼痛,造成生活不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退化性關節炎早期的徵兆?哪些族群容易罹患?
患者會感覺關節疼痛僵硬,疼痛的感覺像是在關節裡很深的地方,用手壓不到痛點。身體活動量太大、坐太久突然站起來、下樓梯或走下坡路、天氣改變(病人常常說自己的關節是氣象台)的時候,症狀會更加明顯。
經常發生在過度使用或磨損身體部位關節的族群,例如:體重過重、從事太激烈的運動、每天從事搬重物的粗重工作;此外過往的舊傷害,如:曾經骨折、開刀、或是韌帶受傷,以及營養不均、老化、生活形態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 如何舒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症狀?
※ 自己能做的改善:減重、適度運動(太多或太少都不好)、選擇避震好的鞋子、穿戴護膝護腰、關節保暖、局部熱敷、走樓梯時使用扶手、走路爬山用雨傘或樹枝當柺杖,此外均衡飲食,並可考慮補充一些抗氧化劑,減少老化反應。
※ 醫師可給予的協助:藥物治療或復健治療,如:熱療、遠紅外線、超音波、短波、電療、運動治療,玻尿酸、PRP與生長因子等注射(對病人的疼痛與行動能力有很明顯的效果),最後手段則是手術治療。但別懷疑,只要經過完善治療,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需要開刀換人工關節!
✔ 有哪些運動可以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平常可自己進行復健運動,在不產生疼痛的前提下,適度緩和的運動關節。伸展並訓練關節與附近部位的肌力,避免太激烈、需要跑跑跳跳或快速位移的運動,例如跑步、籃球、排球、羽毛球。也可選擇緩和不傷關節的運動,例如騎腳踏車、游泳或水中運動、走路、皮拉提斯、瑜伽、太極拳等。
✔ 免開刀的注射療方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