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抽脂後肌膚凹凸不平? 用對方法就有解



為了瘦身,許多愛美人士希望透過「抽脂」來讓自己變瘦,但抽脂最怕的就是「術後皮膚表面凹凸不平」這個併發症,其實凹凸不平的結果和抽脂機種與方式沒有太大關聯,多半都是醫師不當的醫療操作所造成!想要纖瘦又擁有美麗曲線,必須仰賴兼顧美學概念的「體雕」,而究竟它和「抽脂」有何不同?讓專業醫師吳武璋為你詳細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何謂「抽脂」? 和「抽脂體雕」有何不同?
「抽脂(liposuction)」的原理是在想要變瘦的部位做一小切口,再以抽脂管深入皮下脂肪層來將脂肪擊碎,擊碎方式包含傳統機械式、動力震動式、雷射溶脂、超音波溶脂等,使脂肪化為小顆粒或乳糜狀態後,再加以抽出。而「體雕(liposculpture)」不僅將多餘的脂肪抽出,更重視術後的體態及曲線,讓消費者不只享瘦,更敢直接穿上比基尼去海邊玩,樂於和心上人裸裎相見。吳武璋醫師指出,若以木雕、石雕來比喻,「抽脂」僅是將材料擊碎,並不在乎接下來的美感,但「體雕」除了使材料去蕪存菁,更在乎是否能創作為一件美麗的藝術品,可見比例美學的重要性。

✔ 術後凹凸不平的元兇:醫師經驗技術不足、美學概念貧弱
「抽脂後的皮膚凹凸不平在手術台上就已成定局,術後無論穿多久的塑身衣、再怎麼按摩都幫助不大,這樣的併發症只有約10%是術後照顧不當所導致,另外約90%都是因為醫師技術不良造成的!」吳武璋醫師強調:「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是由於醫師未接受美學訓練,以及醫師經驗不足、技術生疏,因而無法做完美體雕。」

他進一步解釋,一般整形外科主治顏面重建、燒燙傷及斷肢處理,在美容領域並非專業;美容外科又不能如其他專科,有機會在教學醫院經過嚴格4~6年的訓練。而醫美產業入門容易,但醫師的經驗和技術多半不夠純熟就開始執業,總是拿上門的客人來「練習」,無形中使消費者權益蒙受損失。此外,美容外科醫師也從未接受過素描、雕塑等關乎美學的訓練,因此美學概念和技巧不足,醫師往往不知如何打造最適合消費者的臉部比例或身段,自然使得醫美作品欠缺美感。

✔ 兩大體雕技巧 肌膚平滑又享瘦
那麼究竟該如何進行「體雕」,才能讓消費者的肌膚維持原本的平滑狀態,又能同時擁有纖瘦的身材?吳武璋從事美容外科超過15年,尤其專攻抽脂體雕及自體脂肪移植,曾經做過上萬例相關手術,更即將著書提出「吳子兵法13篇」,談他獨創的手術方法,其中有兩大關鍵技巧——第三篇的「單一美體單位脂雕術(Single Aesthetic unit liposculpt-ure)」、第四篇的「先遠後近倒拖刀割首脂雕術(Ret-rograde decapitating liposculpure)」,這兩種脂雕術能有效避免抽脂後凹凸不平的併發症。

單一美體單位脂雕術 >>>
「不論肢體有多長,在作抽脂雕塑時,都應該把它當作單一美體單位!」以大腿抽脂為例,一般人大腿長度(腹股溝至膝蓋)約在30~40公分左右,但一般抽脂管僅有20~25公分,進入人體的長度約為15~20公分,「短管短抽」的結果是只能抽取到近端脂肪,導致醫師必須「分段抽脂」才能完成手術,使大腿產生有如甘蔗一般難看的接縫,這便是皮膚凹凸不平的最大元兇。因此,吳武璋醫師以特製的42公分抽脂管進行體雕,如此「長管長抽」可讓術後部位的纖瘦一體成形,不僅沒有手術痕跡,更讓皮膚平滑,成功達到「無縫體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