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原有的美麗 ── 乳房重建手術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癌症登記年報最新統計資料,國內每年新增超過一萬一千多名婦女被初次診斷出罹患乳癌,其發生率約以每年增加8%的速度在成長。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流行病學研究也預測,在2020年乳癌的好發機率超越其他所有癌症。而相較於歐美國家乳癌好發於55~75歲之間,台灣乳癌患者好發年齡則是 45~69 歲之間,相較而言年輕許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術切除腫瘤及淋巴結是乳癌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切除乳房也伴隨女性性徵的喪失、心理層面的傷害,以及穿衣不便等等影響。乳房重建手術,目的即在於盡量恢復乳房外型,減少患者心理上的失落,維持生活品質。
✔ 乳癌切除
隨著時代推移,乳癌手術從最早期包含胸大肌的廣泛切除,進展到改良性根除式乳房切除術,再演化到盡量保留乳房外觀的腫瘤切除成型手術(oncoplastic surgery)。台灣這幾年也跟上歐洲趨勢,逐步發展乳房保留手術與腫瘤切除成型手術。比較有趣的對比是美國,在最近五至十年間,美國乳癌患者接受乳房保留手術或腫瘤切除成型術的比例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患側乳房全切除合併對側(健康側)預防性乳房全切除手術,約佔所有乳癌手術的14%。而目前美國乳房重建手術的比率也較高,有54~63%的乳癌患者在經過乳房切除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更有些婦女因具有家族病史,且基因檢測時發現基因BRCA 1/2 突變,在尚未確診乳癌前即做雙側乳房預防性切除及乳房重建手術,如知名女星安潔莉納裘莉即是一例。
✔ 重建時間點
依乳房重建的時間點,可以分為立即性重建與延遲性重建。
立即性重建:
即於同一次手術進行切除與重建的工作,多是由乳房外科會診整形外科協力合作進行。
延遲性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