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牙齒門面 功能.美學全面兼顧



除了傳統牙橋、牙冠以外,「植牙」是許多缺牙患者的新選擇,這項技術如何在咀嚼功能、外觀美學上取得絕佳平衡?還有其他方法能讓口腔門面更加美觀嗎?治療後有哪些注意事項?讓專業牙科醫師陸弘志為你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植牙、矯正、陶瓷貼片、補牙齦 原理做法面面觀
植牙的原理是將鈦金屬的植體植入齒槽骨內,待植體與骨頭緊密連結而達到「骨整合」之後,即可讓植體作為支撐假牙的部分,接著在植體上鑲嵌人造牙冠、牙橋或放置假牙托,藉以代替自然齒而具備咬合功能。陸弘志醫師指出,由於植牙無須破壞鄰接牙,僅需修補缺損的牙齒,因此只要術後確實做好清潔工作,不僅植體不會產生齲齒,在硬度、咬合力上也有優異表現。針對外傷造成的牙齒斷裂脫落、因嚴重牙周病而缺牙,以及齲齒無法復平的患者,都可利用植牙技術重建一口健康。

然而,一般人通常是因為外傷或蛀牙而缺牙,才會接受人工植牙,針對齒列不齊、牙縫較大、牙齦萎縮等問題,則不須拔除原本的自然牙再植牙,只要藉由牙齒矯正、陶瓷貼片、補牙齦等方式,就可打造更美觀的口腔門面。其原理、做法和適應症如下:

牙齒缺失的補救方法分為傳統固定式牙橋、傳統活動式假牙、人工植牙等三類,執行方式及優缺點如下:



若選用陶瓷貼片,患者可依據需求決定笑的時候要露出幾顆牙齒,例如天生牙縫較大、或是因為服用抗生素而導致牙齒染色,都可藉由貼片來美化牙齒顏色、重新分配排列及大小,達到美化效果。陸弘志醫師提醒,接受陶瓷貼片療程後,建議不要咬太硬的食物,以免貼片碎裂,平時也應該正確刷牙、使用牙線,並且留意貼片和自然牙交界面的清潔,才能避免齲齒及牙周病等問題。

✔ 若牙齒骨頭條件允許 可「即拔即植」
現代人生活繁忙,在牙齒治療方面也希望追求高效率,其實只要經過牙醫師審慎且精確的評估,確認患者的齒槽骨足夠、鄰牙骨頭也沒有裂損,亦可讓患者「即拔即植」,利用微創技術拔牙、植牙並裝置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