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高峰期,各年齡層都應慎防感染
日本腦炎的流行高峰季到來,你做好防範措施了嗎?目前台灣又進入高溫、潮濕的盛夏時節,你應該要知道:面對日本腦炎,預防勝於治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腦炎是一種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其病毒最早是在日本被學者分離出來而得名,在台灣的流行季節是每年5~10月,病例高峰通常在6~8月,因此又被稱為「夏季腦炎」。
日本腦炎不會人傳人 主要傳染媒介是蚊子
日本腦炎不會由人傳人,必須傳播經由具有傳染力的病媒蚊叮咬,才可能受到感染。在台灣,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主要為三斑家蚊、環紋家蚊、白頭家蚊,中間宿主則有牛、馬、狗、貓、豬等動物,其中又以豬為最大宗。一旦豬隻被病毒感染,病毒會在豬的體內繁殖,當受感染的豬隻被蚊子叮咬,病毒就會被吸入蚊子體內繁殖,而後蚊子再次叮咬人類,人類就會受到感染,腦組織可能會被病毒破壞,造成腦炎。
日本腦炎過去好發於十歲以下的孩童,但因台灣長年落實國內嬰幼兒日本腦炎疫苗的預防接種,近年的病例年齡層已有逐漸上攀的趨勢,尤以許多40歲以上、並無接種過疫苗的中年人,更容易遭到感染。
即使存活也可能有後遺症 民眾應確實防範
日本腦炎病毒一旦進入腦中,會潛伏期約一至二星期,患者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僅有少數在初期會有咳嗽、頭痛、發燒、嘔吐,症狀類似感冒。若病情變化較輕,約七日左右即可痊癒;若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意識改變、輕度癱瘓,甚至抽蓄、昏迷,最終導致死亡。
值得留意的是,若感染者在急性期產生神經症狀,即使幸運痊癒了,約有30%~50%存活者仍會留有肌張力不足、運動神經麻痺、肢體癱瘓等神經性後遺症,或是語言障礙、情緒依賴、智力障礙等精神性後遺症,民眾應該確實防範。
接種疫苗最有效 環境清潔、確實防蚊也重要
目前,日本腦炎並無有效的藥物可治療,「預防」的重要性遠遠勝於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此外,居住環境的清潔、防蚊習慣的養成,也都不能忽視。
◎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幼兒年滿15個月即可接種疫苗,第一年接種兩劑,第二年追加一劑,小學一年級時再追加一劑,完整接種四劑即可達到90%的預防 效果。一般民眾若認為自己有感染風險,亦可自行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疫苗。
◎ 確實清潔居家環境
屋內應裝設紗門、紗窗,清除居家環境中不必要的淤積污水,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蚊蟲孳生。
◎ 養成正確防蚊習慣
避免在傍晚時段外出,若到有水田、積水窪地、雜草叢生處的郊區遊玩,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善用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以免感染致病。
2020年的盛夏才剛開始,我國疾病管制署就公布國內增加多起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年齡介於30多歲~50多歲,症狀主要都有發燒、頭痛及意識改變等腦膜炎症狀。特別提醒讀者,各個年齡層都可能感染日本腦炎,尤以40歲以上的成人為高風險族群更不能輕忽,面對日本腦炎的流行高峰,你我都該慎防感染,從基本生活做起!
更多精采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www.dr-beaut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