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重生與再生 帶領星星的孩子看見曙光



看過最近超夯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嗎?劇中除了女主角的反社會人格,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疾病,就是「自閉症」。什麼是自閉症?成因是什麼?能夠利用哪些方式介入治療,予以改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備受關注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講述一位拒絕愛情的精神病院男看護、一名擁有反社會人格的童話女作家共同譜出的愛情故事。這對男女相互撫平傷痛、治癒彼此,故事裡刻骨銘心的戀愛情節,讓觀眾無不心醉神迷。

除此之外,劇中還有另一個亮點值得討論,那就是由吳政世所飾演的自閉症哥哥——文尚泰。文尚泰患有輕度自閉症,無法容許別人說謊、不能接受被別人摸到頭,社交溝通能力明顯缺損,但擁有強大的背誦、繪畫能力。吳政世的演技自然、流暢,也讓觀眾對自閉症患者多了一層不同的認識。

自閉症兩大特徵:社交障礙、重複的行為
自閉症(Autism)是一種先天性腦部功能缺損、發育障礙所導致的疾病,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自閉症譜系障礙包含兩大特徵,分別是「社交溝通障礙」和「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與活動模式」。由於自閉症患者看似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就像是一群來自遙遠星球的人,因此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科學家發現,自閉症與基因遺傳、環境因素密切相關。若母親在懷孕時,遭到環境毒素(如丙戊酸、酒精)、病毒(如風疹)感染,使胎兒的腦神經異常發育,就可能導致腦中某些區域異常增生,原本應傳導至正常路徑的神經傳導物質,將會過度活化、或產生失活作用,致使腦神經連結不足,出生後就可能發生社交溝通困難,或是在情緒、語言的表達上產生障礙。

因此,自閉症患者的語言理解、表達可能出現困難,不易和與身邊的人眼神接觸、產生互動,對於感官刺激也會有別於一般人的反應,對於聲音、觸摸特別敏感。有些自閉症患者不喜歡被人擁抱,抗拒穿著毛衣、人造纖維材質的衣物,也容易產生一成不變的固定行為模式,症狀會隨著智商、年紀和嚴重程度而有差異。

幹細胞療法 可望改善自閉症
依目前的醫療發展,自閉症僅能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方式來改善,還無法完全根治。最早的治療方式主要是藥物治療,用以減緩患者不睡覺、吵鬧、注意力不集中等外在行為的躁動,但只屬於輔助性質,一旦患者停藥,症狀又會再度出現。近年,許多科學家嘗試心理治療、感同治療、行為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等方式,各有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