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澳門



澳門位於中國廣東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處珠江口的西面,北面鄰接中國大陸的珠海市,東面與香港隔海相距約60公里。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三部份組成,澳門半島是澳門城市發展的中心;氹仔和路環本是兩個島嶼,透過填海工程相連,填海區發展為路氹城,建有不少大型的酒店和度假村。



多元文化共存

自葡萄牙人於16世紀中葉抵澳定居,四百多年來中西建築、藝術、宗教、美食、社區等文化在澳門交匯融合,多元共存。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回歸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的政策下實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澳門由昔日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為國際城市,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令澳門得以向世界進一步展現其獨特的歷史文化面貌。現時澳門以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定位,致力發展成為高質素的旅遊城市。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魅力的城市

澳門位於海岸地區,氣候具有溫暖、多雨、濕熱和幹濕季明顯等特點。全年4-5月為春季,5-9月為夏季,9-12月為秋季,1-次年3月為冬季。夏熱多雨,冬稍乾冷,春溫多霧,秋日晴朗。澳門全年1月最冷,平均氣溫14.6℃,但最低氣溫仍在5℃以上,即使在冬季,相對北方的遊客,也是溫暖舒適的。所以相對來說秋冬季(10月-來年2月)是到澳門旅遊最佳時間。夏季(5月-9月)為澳門旅遊淡季(雨季)。夏天的澳門天氣有點炎熱,但卻是去黑沙海灘游泳和踏浪的好時節。



澳門,是個如此讓人充滿留戀的城市,光影流轉,五彩斑斕。步上長長的階梯,仰望著大三巴在天空中曲折的剪影,感念光陰在這裏無聲無息地滑過;穿過歷史城區,歷經百年的變遷擦肩而過,留下如織的人潮和依舊聳立的教堂尖頂;狹窄的石子路,盤根錯節的巨大榕樹,沿路上斑駁的牆壁,巴洛克式的雕花裝飾還有入夜後盞盞的昏黃燈光,都藏著澳門永遠訴不完的故事。澳門她還有另一種面目刺激您的感官。通宵不熄的賭場燈光,金碧輝煌的酒店大堂,仿佛塗繪著點數與輪盤;在流光溢彩的澳門,你可以得到一切,也可以失去一切。你永遠摸不透澳門骨子裏的模樣,但是你一定會愛上她最閃閃動人的樣貌。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5年公佈「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距離台灣最近的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風順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前地、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聖奧斯定教堂(龍嵩廟)、何東圖書館大樓、民政總署大樓、議事亭前地、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玫瑰堂、大堂巷7號住宅(盧家大屋)、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砲台、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砲台(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等歷史建築。當中既有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第一座西式劇院,也有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還有嶺南風格的廟宇,清末富商的院落。
「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400多年中西交流的文化精髓,是中國境內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建築相互輝映的歷史城區。



大三巴牌坊:澳門最著名的象徵建築

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是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始建於1602年,工程於1637年至1640年間才竣工,最後完工的部份就是教堂前壁。整座教堂由3個殿堂組合而成,結合了中國與日本工匠的精湛工藝,今天在牌坊的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1835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教堂,只殘留教堂的正面前壁、部分地基及教堂前的石階,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而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雖然整座牆面為巴洛克式風格,但牆上雕刻了中文字和菊花圖案,展現強烈的東方色彩,大三巴牌坊這項中西合璧的特色在全球天主教教堂中是絕無僅有的。展翅之鴿代表天主神權操控全球,牆身由兩條帶有圓頂的方尖柱代替了壁柱裝飾,此為下面兩層柱體的延續,柱間裝飾著淺浮雕。牌坊的第二層由十根科林斯柱式及三座窗口所組成,一排設有四處壁龕,分別安置四位天主教聖人塑像。第三層是佈滿繁複的浮雕裝飾,中央為一深凹之拱形壁龕,浮雕著聖母升天像,兩旁為眾天使奏樂歡慶,兩旁共立有六根混合式壁柱。



澳門道地平價美食

如果想要享受道地美食,又不想花大錢,平價大眾小吃當然是最佳選擇,而豬扒包絕對是非嚐不可的澳門代表性小吃。厚厚的豬排以十多種香料和特調醬汁醃製,搭配上用柴火烘焙的純手工麵包,一口咬下,酥脆又多汁。此外,用整隻螃蟹熬煮的水蟹粥,粥底濃稠綿滑,蟹肉鮮甜肥美,入口香濃味美。或是來一份咖哩魚蛋,香脆魚丸加上新鮮魷魚和海鮮丸子,沾裹著濃郁的咖哩醬汁,香濃鮮滋味教人難忘。

嚴格來說,糅合中葡菜之長的澳門菜是從傳統葡國菜演變過來的。經過多年,傳統葡菜不論在材料、烹調技巧以至菜式設計受到中國菜的影響,加上運用來自東南亞及印度不同香料,如咖喱、椰汁、玉桂等等,傳統葡菜的口味漸漸演變成今天風味獨特的澳門土生菜,更適合東方人口味。當中不可不提的著名澳門菜式包括非洲雞和辣大蝦,全都是色、香、味俱佳,令食客回味無窮。



甜點 & 手信

吃完正餐,也別忘了下午茶。想體驗異國風情的浪漫,可以選擇在聖地牙哥古堡酒店的葡式古堡建築裡品嚐下午茶,彷彿置身浪漫歐洲;或是在充滿英式維多利亞風的四季酒店與萊斯酒店,悠閒品味正統英式午茶,感受古典優雅氣氛。

而喜愛傳統甜品的遊客,可以在露天咖啡座享用金黃香酥的葡式蛋撻,或者來一份口感綿密、奶香濃郁的雙皮燉奶;還有莫義記大菜糕,口味多樣又清爽,最適合喜愛甜食又害怕負擔的女性。

除了品嚐美食,澳門傳統餅店的糕餅也是不可錯過的伴手禮。

澳門在大街小巷中都可以找到很多手信商店及食肆。澳門有很多必買的小吃和手信,包括風靡香港及台灣的「葡式蛋撻」和「豬扒包」,確實吸引不少遊客和傳媒慕名而至。大三巴街、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即新馬路)、福隆新街、清平直街和氹仔官也街,聚集了許多充滿澳門風味的地道小吃,如馳名的杏仁餅、花生糖、牛肉乾等,有些還即時製造,保證新鮮美味,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