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灣新憲 逾百團體23日成立聯合陣線
台灣制憲基金會將於23日匯集全台各地超過100個團體,共同發起成立「台灣新憲聯合陣線」。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今天說,要讓推動新憲變成常態化、組織化的運動,23日之後,會陸續在各縣市成立聯合陣線的分會。
中央選舉委員會去年10月駁回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所提的兩項制憲意向公投,制憲基金會持續循兩個途徑推動制憲運動,一是委任律師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並要求釋憲,二是將在23日成立新憲聯合陣線。
林宜正今天受訪指出,制憲意向公投雖然沒有過關,但基金會接到很多民眾反映,台灣社會對於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的期待很高,基金會做了幾次民調,都有85%民眾希望國家正常化,這民調數字已超越現有黨派的分際。
他說,很多向基金會反映的民眾也認同,透過推動制定新憲法的過程,來凝聚台灣的國家及國民意識,讓社會有高度的共識。
林宜正表示,這一段時間,基金會徵詢各界意見,也到各地舉辦說明會,邀請在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朋友共商,23日將召開記者會,邀請參與陣線的團體或個人,共同向社會宣示,願意為了推動制定一部更符合台灣人民需要的新憲法、讓台灣早日成為正常國家一起努力。
他說,23日當天除了回顧過去30年、40年台灣社會在推動制憲議題曾經付出的努力,也要展望未來,將邀請在不同領域努力的年輕朋友參與,讓他們談對未來、對台灣的願景、對台灣有一部新憲法的期待。
林宜正指出,要讓推動新憲變成常態化、具有組織化的運動,23日成立台灣新憲聯合陣線之後,也會陸續在各縣市成立陣線的分會,因為運動要普及化、庶民化,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林宜正說,回顧台灣的憲改、推動制憲的過程,民進黨曾在1991年召開過全國的民間制憲會議,前總統陳水扁第二任任期也鼓勵民間推動制憲運動,但是,從2005年到現在,有關制憲、新憲法的倡議變成零星的、菁英的倡議,未來希望透過聯合陣線,讓制憲運動進化到成為具有社會高度覆蓋率的公民運動,這是期待的方向。
林宜正認為,無論是新憲或憲政改革議題,必須從菁英的倡議,走到草根,變成一個公民運動,這樣才有可能讓社會普遍去接觸到這個議題、關注這個議題,進而支持這個議題。
中央選舉委員會去年10月駁回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所提的兩項制憲意向公投,制憲基金會持續循兩個途徑推動制憲運動,一是委任律師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並要求釋憲,二是將在23日成立新憲聯合陣線。
林宜正今天受訪指出,制憲意向公投雖然沒有過關,但基金會接到很多民眾反映,台灣社會對於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的期待很高,基金會做了幾次民調,都有85%民眾希望國家正常化,這民調數字已超越現有黨派的分際。
他說,很多向基金會反映的民眾也認同,透過推動制定新憲法的過程,來凝聚台灣的國家及國民意識,讓社會有高度的共識。
林宜正表示,這一段時間,基金會徵詢各界意見,也到各地舉辦說明會,邀請在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朋友共商,23日將召開記者會,邀請參與陣線的團體或個人,共同向社會宣示,願意為了推動制定一部更符合台灣人民需要的新憲法、讓台灣早日成為正常國家一起努力。
他說,23日當天除了回顧過去30年、40年台灣社會在推動制憲議題曾經付出的努力,也要展望未來,將邀請在不同領域努力的年輕朋友參與,讓他們談對未來、對台灣的願景、對台灣有一部新憲法的期待。
林宜正指出,要讓推動新憲變成常態化、具有組織化的運動,23日成立台灣新憲聯合陣線之後,也會陸續在各縣市成立陣線的分會,因為運動要普及化、庶民化,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林宜正說,回顧台灣的憲改、推動制憲的過程,民進黨曾在1991年召開過全國的民間制憲會議,前總統陳水扁第二任任期也鼓勵民間推動制憲運動,但是,從2005年到現在,有關制憲、新憲法的倡議變成零星的、菁英的倡議,未來希望透過聯合陣線,讓制憲運動進化到成為具有社會高度覆蓋率的公民運動,這是期待的方向。
林宜正認為,無論是新憲或憲政改革議題,必須從菁英的倡議,走到草根,變成一個公民運動,這樣才有可能讓社會普遍去接觸到這個議題、關注這個議題,進而支持這個議題。
-
新聞關鍵字:
民進黨、 陳水扁、 辜寬敏、 選舉
‧ 台灣 、 制憲 、 推動 、 陣線 、 基金會 、 運動 、 新憲 、 23 、 成立 、 聯合 、 林宜 、 社會 、 議題 、 變成 、 國家 、 憲法 、 團體 、 民眾 、 成為 、 期待 、 邀請 、 參與 、 努力 、 未來 、 倡議 、 各地 、 共同 、 今天 、 常態化 、 組織化 、 之後 、 陸續 、 縣市 、 分會 、 意向 、 公投 、 指出 、 反映 、 正常 、 民調 、 希望 、 透過 、 制定 、 過程 、 高度 、 朋友 、 召開 、 一部 、 需要 、 回顧‧ 反映 、 制定 、 菁英 、 推動 、 朋友 、 召開 、 透過 、 團體 、 民眾 、 台灣 、 民進黨 、 陣線 、 具有 、 邀請 、 社會 、 指出 、 陳水扁 、 今天 、 民間 、 基金會 、 常態化 、 運動 、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 憲法 、 成立 、 之後 、 意向 、 未來 、 公投 、 正常 、 民調 、 過程 、 回顧 、 公民 、 聯合 、 期待 、 林宜正 、 變成 、 成為 、 新憲 、 努力 、 台灣制憲基金會 、 需要 、 分會 、 希望 、 選舉 、 倡議 、 國家 、 高度 、 參與‧ None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政治新聞 »
‧
台灣
、
制憲
、
推動
、
陣線
、
基金會
、
運動
、
新憲
、
23
、
成立
、
聯合
、
林宜
、
社會
、
議題
、
變成
、
國家
、
憲法
、
團體
、
民眾
、
成為
、
期待
、
邀請
、
參與
、
努力
、
未來
、
倡議
、
各地
、
共同
、
今天
、
常態化
、
組織化
、
之後
、
陸續
、
縣市
、
分會
、
意向
、
公投
、
指出
、
反映
、
正常
、
民調
、
希望
、
透過
、
制定
、
過程
、
高度
、
朋友
、
召開
、
一部
、
需要
、
回顧
‧
反映
、
制定
、
菁英
、
推動
、
朋友
、
召開
、
透過
、
團體
、
民眾
、
台灣
、
民進黨
、
陣線
、
具有
、
邀請
、
社會
、
指出
、
陳水扁
、
今天
、
民間
、
基金會
、
常態化
、
運動
、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
憲法
、
成立
、
之後
、
意向
、
未來
、
公投
、
正常
、
民調
、
過程
、
回顧
、
公民
、
聯合
、
期待
、
林宜正
、
變成
、
成為
、
新憲
、
努力
、
台灣制憲基金會
、
需要
、
分會
、
希望
、
選舉
、
倡議
、
國家
、
高度
、
參與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