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拿「和平封院」轉移焦點 馬辦不爽:無良政客操作的血饅頭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近期部立桃園醫院升級為全院「紅區」,有媒體指「封和平醫院元兇是馬英九」,馬英九辦公室今(25)日表示,當年的防疫決策模式跟現在一樣,都是由「中央下令,地方執行」,指SARS重大代價換得珍貴經驗,應化做現今防疫助力,不應為「少數無良政客藉機政治操作的血饅頭」。
2013年4月和平醫院因爆發SARS無預警封院,不少人以如今桃醫「全院紅區」為類比,當年北市長馬英九、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成為重提舊事的究責焦點,不過也有人直指當年決策者為總統陳水扁、衛生署長涂醒哲,雙方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

對此馬前總統辦公室中午發出新聞稿表示,每當外界討論過去的防疫經驗時,就屢屢有人拿「和平封院」轉移焦點,事實是,當年的防疫決策模式跟現在一樣,都是由「中央下令,地方執行」。馬辦呼籲各界尊重專業,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勿再以此噴政治口水、以訛傳訛,誤導大眾的防疫認知。
馬辦並指出,2003年4月間,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情況危急,台北市政府於4月24日晨間會議時,討論到將對和平醫院採取管制措施。而會議結束後,市府即收到行政院衛生署涂醒哲署長發來的最速件公文,要求北市衛生局立即成立接管小組進駐和平醫院,全面管制人員進出。
行政院於24日上午,邀集衛生署及北市府召開緊急會議,會中達成暫時關閉和平醫院的共識,並由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衛生署長涂醒哲、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在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共同宣布台北市和平醫院「封院」。
馬辦以此說明,「中央下令,地方執行」,就是當時的決策過程。如同現在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負責新冠肺炎防疫決策,在SARS時,中央也在衛生署成立疫情因應小組,馬辦強調,和平封院這種重大決策,並非地方政府就可單獨決定。
馬辦並指出,和平封院後確實有效控制疫情外散,行政院、北市府及防疫專家們,也都盡最大的努力降低院內損害。和平封院雖然達到管制疫情的效果,但不可否認對相關當事人也造成心理創傷。防疫很少有完美對策,總是在困難當中取捨,如同此次部立桃園醫院的防疫管制措施,也是不斷調整,以求盡善。
馬辦並說,SARS的經驗與教訓為台灣感染防治帶來很大的進步;有了和平封院經驗,之後的全面或局部封院,也都能有更周全的配套,減少恐慌狀況;過往的防疫經驗當然可以檢討,但必須基於事實,才能有助改正缺失。
「18年前SARS讓台灣付出重大代價,也換得珍貴經驗」,馬辦強調,這些經驗都應化做現今防疫的助力,而不是無謂的政治口水,更不能成為少數無良政客藉機政治操作的血饅頭。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
新聞關鍵字:
孫大千、 新冠肺炎、 林信義、 歐晉德、 涂醒哲、 疫情指揮中心、 疫苗、 防疫、 陳時中、 陳水扁、 馬英九
‧ 和平 、 防疫 、 封院 、 醫院 、 馬辦 、 經驗 、 決策 、 中央 、 SARS 、 疫情 、 行政院 、 當年 、 地方 、 政治 、 管制 、 焦點 、 無良 、 政客 、 操作 、 饅頭 、 馬英九 、 現在 、 下令 、 執行 、 重大 、 署長 、 涂醒哲 、 台北市 、 會議 、 衛生署 、 轉移 、 匯流 、 新聞網 、 報導 、 部立 、 桃園 、 全院 、 紅區 、 辦公室 、 表示 、 模式 、 代價 、 換得 、 珍貴 、 化做 、 現今 、 助力 、 少數 、 藉機 、 爆發‧ 桃園 、 換得 、 藉機 、 成為 、 中央 、 現今 、 現在 、 口水 、 中心 、 強調 、 爆發 、 和平 、 報導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 當年 、 涂醒哲 、 代價 、 防疫 、 林信義 、 和平醫院 、 召開 、 化做 、 管制 、 台北 、 醫院 、 部立 、 助力 、 北市衛生局 、 指出 、 紅區 、 陳時中 、 匯流 、 辦公室 、 台灣 、 下令 、 成立 、 北市府 、 監院 、 決策 、 和平封院 、 政治 、 衛生署長 、 衛生署 、 行政院 、 陳水扁 、 轉移 、 com 、 地方 、 會議 、 封和平醫院‧ 台北市 、 林信義 、 桃園 、 行政院 、 衛生署長 、 台灣 、 和平醫院 、 中央 、 歐晉德 、 台北 、 馬辦 、 陳時中 、 馬英九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 陳水扁 、 北市長 、 邱淑媞 、 北市衛生局 、 SARS 、 孫大千 、 涂醒哲 、 政府 、 和平封院 、 衛生署 、 何豪毅 、 封和平醫院 、 北市衛生局長 、 監院‧ CNEWS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匯流新聞網
- 更多政治新聞 »
‧
和平
、
防疫
、
封院
、
醫院
、
馬辦
、
經驗
、
決策
、
中央
、
SARS
、
疫情
、
行政院
、
當年
、
地方
、
政治
、
管制
、
焦點
、
無良
、
政客
、
操作
、
饅頭
、
馬英九
、
現在
、
下令
、
執行
、
重大
、
署長
、
涂醒哲
、
台北市
、
會議
、
衛生署
、
轉移
、
匯流
、
新聞網
、
報導
、
部立
、
桃園
、
全院
、
紅區
、
辦公室
、
表示
、
模式
、
代價
、
換得
、
珍貴
、
化做
、
現今
、
助力
、
少數
、
藉機
、
爆發
‧
桃園
、
換得
、
藉機
、
成為
、
中央
、
現今
、
現在
、
口水
、
中心
、
強調
、
爆發
、
和平
、
報導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
當年
、
涂醒哲
、
代價
、
防疫
、
林信義
、
和平醫院
、
召開
、
化做
、
管制
、
台北
、
醫院
、
部立
、
助力
、
北市衛生局
、
指出
、
紅區
、
陳時中
、
匯流
、
辦公室
、
台灣
、
下令
、
成立
、
北市府
、
監院
、
決策
、
和平封院
、
政治
、
衛生署長
、
衛生署
、
行政院
、
陳水扁
、
轉移
、
com
、
地方
、
會議
、
封和平醫院
‧
台北市
、
林信義
、
桃園
、
行政院
、
衛生署長
、
台灣
、
和平醫院
、
中央
、
歐晉德
、
台北
、
馬辦
、
陳時中
、
馬英九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
陳水扁
、
北市長
、
邱淑媞
、
北市衛生局
、
SARS
、
孫大千
、
涂醒哲
、
政府
、
和平封院
、
衛生署
、
何豪毅
、
封和平醫院
、
北市衛生局長
、
監院
‧
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