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修復古厝之名趕走後代子孫? 立委批失去祖厝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國定古蹟陳悅記祖宅建立於嘉慶12年,1807年至今已有215年歷史,卻發生祭祀公業提出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要求居住於古宅中的陳家後代子孫搬遷的事件,陳家後代、立委陳椒華及文史團體今(27)日表示,若古厝修復卻把原居住於此的子孫趕走,且最後僅作商業使用,則失去古厝最重要的文資保存原貌傳承的核心精神。
立委陳椒華與文史團體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明祭祀公業古蹟再利用計畫有諸多問題,呼籲文化部應主動介入,請第三方公正單位來進行陳悅記古宅古蹟再利用計畫,並保障陳家後代子孫可以在祖厝中常居久安。
陳悅記祖宅為我國重要歷史文化資產,在土地開發利益的壓力之下,好不容易仍保有傳統建築結構與原貌文化脈絡,然而竟發生要求居住於古宅中的陳家後代子孫搬遷的事件,就算是未來古厝维修得宜,但是後代子孫卻離開祖厝,失去祖厝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陳椒華表示:「活的古蹟才有意義,最可貴的文化資產,是仍然保存原來生活樣態文化脈絡的古蹟。」她強調,若要求原來在裡面生活的子孫搬遷,就失去最重要的意義;陳悅記古宅在過去曾經發生賣容積率的爭議,現在則是利用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要求陳家後代子孫搬遷,如此會讓古蹟保存失去最珍貴的意義。她舉例,霧峰林家也是部分開放,有部分是保留給子孫居住,文化部應該要主動協助。
陳氏家族後代陳應宗則控訴,祭祀公業古蹟再利用計畫缺乏民意正當性,祭祀公業所擬定的古蹟再利用計畫,理論上應只能規畫家族公共空間,若要規劃到家族成員家庭空間時,應徵得家族成員的授權與同意,但是祭祀公業提出的古蹟再利用計畫涵蓋家族成員的家庭空間,缺乏正當性,文化部應予以退件。
台北文化資產守護聯盟蕭文杰博士主張,應由文化部規畫,第三方公正單位監督古蹟修護再利用計畫,因為祭祀公業所規劃的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有上述爭議,文史團體與陳姓家族後人向監察院、文化部陳情,希望文化部積極協助,請第三公正單位,充分諮詢古宅各區住戶的意見後,提出修護再利用計畫。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則建議,優先推定修護再利用示範區塊;為使陳悅記古宅各房子孫積極支持祖厝保存,請文化部針對古宅公共空間與住戶共識高的區塊,優先補助經費進行古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做為示範,讓其他住戶可以看到願景,積極參與古蹟保存。
文化部於2018年8月22日公告位於台北市大龍峒的陳悅記祖宅為國定古蹟。據文化部資料指出,地方稱陳悅記祖宅為「老師府」,是大龍峒清代文風鼎盛的象徵,且建築完整反映清代同安民宅建築式樣。陳悅記是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陳家的公號,由開台祖陳埰海的長子陳遜言所創設。
新聞照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蘇偉碩:林靜儀搞不清楚狀況 帶風向硬拗公文本意 非政治人物風範
呂秀蓮亡兄為她美麗島案辯護時說:法官審判被告 同胞在外審判你們
-
新聞關鍵字:
呂秀蓮、 林靜儀
‧ 古蹟 、 利用 、 計畫 、 子孫 、 文化部 、 後代 、 陳悅記 、 文化 、 古宅 、 修復 、 祭祀 、 公業 、 家族 、 失去 、 祖厝 、 重要 、 保存 、 古厝 、 祖宅 、 要求 、 居住 、 搬遷 、 空間 、 立委 、 匯流 、 新聞網 、 發生 、 提出 、 陳椒華 、 文史 、 團體 、 公正 、 單位 、 資產 、 建築 、 意義 、 成員 、 修護 、 積極 、 住戶 、 趕走 、 元素 、 記者 、 邱璽 、 台北 、 報導 、 國定 、 歷史 、 事件 、 表示‧ 台北文化資產守護聯盟 、 主動 、 陳遜言 、 公共 、 資產 、 積極 、 霧峰林 、 審判 、 同安 、 進行 、 com 、 古宅 、 元素 、 建築 、 林靜儀 、 古蹟 、 邱璽臣 、 大龍峒 、 規畫 、 搬遷 、 保存 、 歷史 、 意義 、 表示 、 泉州府 、 公正 、 家族 、 發生 、 古厝 、 要求 、 公業 、 福建省 、 陳埰海 、 協助 、 黃瑞茂 、 祖厝 、 失去 、 空間 、 文化 、 CNEWS 、 住戶 、 事件 、 台北 、 匯流 、 文史 、 子孫 、 蘇偉碩 、 成員 、 提出 、 後代‧ 文化部 、 陳椒華 、 陳應宗 、 陳悅記 、 泉州府 、 同安 、 福建省 、 陳悅記祖宅 、 台北市 、 霧峰林 、 蕭文杰 、 淡江大學建築系 、 同安縣 、 呂秀蓮 、 監察院 、 蘇偉碩 、 林靜儀 、 黃瑞茂 、 陳遜言 、 祭祀公業 、 邱璽臣 、 陳埰海 、 台北 、 台北文化資產守護聯盟‧ CNEWS
- 新聞來源:匯流新聞網
- 更多政治新聞 »
‧
古蹟
、
利用
、
計畫
、
子孫
、
文化部
、
後代
、
陳悅記
、
文化
、
古宅
、
修復
、
祭祀
、
公業
、
家族
、
失去
、
祖厝
、
重要
、
保存
、
古厝
、
祖宅
、
要求
、
居住
、
搬遷
、
空間
、
立委
、
匯流
、
新聞網
、
發生
、
提出
、
陳椒華
、
文史
、
團體
、
公正
、
單位
、
資產
、
建築
、
意義
、
成員
、
修護
、
積極
、
住戶
、
趕走
、
元素
、
記者
、
邱璽
、
台北
、
報導
、
國定
、
歷史
、
事件
、
表示
‧
台北文化資產守護聯盟
、
主動
、
陳遜言
、
公共
、
資產
、
積極
、
霧峰林
、
審判
、
同安
、
進行
、
com
、
古宅
、
元素
、
建築
、
林靜儀
、
古蹟
、
邱璽臣
、
大龍峒
、
規畫
、
搬遷
、
保存
、
歷史
、
意義
、
表示
、
泉州府
、
公正
、
家族
、
發生
、
古厝
、
要求
、
公業
、
福建省
、
陳埰海
、
協助
、
黃瑞茂
、
祖厝
、
失去
、
空間
、
文化
、
CNEWS
、
住戶
、
事件
、
台北
、
匯流
、
文史
、
子孫
、
蘇偉碩
、
成員
、
提出
、
後代
‧
文化部
、
陳椒華
、
陳應宗
、
陳悅記
、
泉州府
、
同安
、
福建省
、
陳悅記祖宅
、
台北市
、
霧峰林
、
蕭文杰
、
淡江大學建築系
、
同安縣
、
呂秀蓮
、
監察院
、
蘇偉碩
、
林靜儀
、
黃瑞茂
、
陳遜言
、
祭祀公業
、
邱璽臣
、
陳埰海
、
台北
、
台北文化資產守護聯盟
‧
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