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玉珍籲行政院與部履行法定義務 加速推動「新住民發展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百名新住民11日齊聚立院,喊話中央政府盡快成立新住民發展署。立委麥玉珍呼籲行政院與內政部,履行法定義務,設專責機關統籌教育、就業與社福政策,回應新住民訴求,讓平等與尊重落實於制度之中。
中華新住民關懷協會理事長楊隆榮11日於立法院紅樓舉辦「讓多元共融有根有據—督促新住民發展署成立行動」記者會暨座談會,由麥玉珍立委國會辦公室協辦,邀請跨黨派立委、專家學者及新住民團體共同參與,現場超過百名新住民,展現推動「新住民發展署」成立的決心與社會共識。
記者會分別就「新住民發展署的功能定位」、「新住民在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性」、「新二代作為台灣少子化的契機」及「海外學生的人生規劃」等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新住民基本法》於去(113)年8月12日由總統公布施行後,內政部依法應成立「新住民發展署」。麥玉珍指出,一年多以來進展緩慢,內政部長劉世芳更曾在質詢中以「員額」為由拖延,但是早在今年1月20日《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經總統賴清德公告施行後,三級機關員額就從70個調整為71個,劉世芳的理由不攻自破。
麥玉珍在會中分享,這一年多來爭取成立「新住民發展署」的心路歷程,但一年多過去了,當時立委吳思瑤帶頭反對,讓她深感錯愕與無奈,談到此處更一度哽咽。
麥玉珍強調,成立新住民發展署不是為了製造新的官僚體系,而是為了回應社會需求、落實政策整合,並回應新住民的期盼。對此,與會的專家學者也認為,多元融合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新住民不僅是社會的一份子,更是連結世界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樑。
楊隆榮認為,企業的價值不只在於創造利潤,更重要培育人才、回饋社會。當各國都在積極走向世界,新住民就是最好的橋樑,他期望透過教育與機會,培養更多能連結台灣與亞洲的新世代人才,同時支持海外學生的未來規劃,鼓勵青年走向國際拓展視野。
教授吳威志建議,家庭照顧移工應明定每週例假不得工作、保障每月4天休假,並以長照經費補足人力成本;《就業服務法》中就業歧視應擴及新住民教育與生活權益;建立新住民語言教師認證與補助制度,讓未取得身分證者可申請銀行貸款,並增訂東南亞及中國大陸人士來台創業與技術交流的獎勵輔導措施,促進多元發展。
針對目前全台約有25萬名新住民子女,前立委、教授張其祿提到新二代擁有「多語言能力」、「跨文化理解力」、「高度學習動能」的優勢,他們不只是教育輔導的對象,更是台灣社會更新與人口再生的重要契機。
張其祿建議從「教育制度的轉型」、「勞動與經濟的連結」、「社會融合與國家認同」3層面推動,並在新住民發展署下設置「新二代發展組」,建立「多語青年人才庫」與「國際實習平台」,同時推動「新二代公共參與方案」,讓新二代成為台灣的人才與文化資本。
麥玉珍呼籲行政院與內政部,應盡速履行法定義務,加速推動新住民發展署成立,讓新住民政策有專責機關統籌規劃,從教育、就業、社會福利到公共參與,全面提升新住民及其家庭的權益保障;唯有讓「新住民發展署」早日成立,才能真正建立一個跨部會協調、政策整合的長期機制,為新住民政策奠定穩固基礎。
照片來源:麥玉珍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邱 璽臣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