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廷促建立跨部會資料鉤稽 警政署贊同修法提升防詐效率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近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強調,防堵詐騙不能停留在事後查緝,政府應建立跨部會資料鉤稽制度,讓金融機構在開戶與偵測異常金流時能查核詐欺前科或通緝紀錄者;對此,內政部警政署表示,若修法授權能讓警方提供有詐欺相關前科或通緝資料予金融機構,將可大幅提升防詐效率,協助金融單位在事前識別高風險對象,避免人頭帳戶再度被利用。
陳冠廷表示,根據法務部統計,詐欺犯出獄2年內再犯率高達 23.2%,顯示詐騙行為具有高度再犯性,但目前法務部以「無法源依據」為由,尚無法將詐欺犯相關資料提供給金融單位。他認為,這導致政府在打詐上,「只能事後查緝、無法事前預防」。
陳冠廷指出,酒駕累犯制度早已能依法公布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目的在於保護社會公共安全,而詐欺造成全民受害,影響範圍更廣,「既然酒駕可以公開,為什麼詐欺慣犯連基本的金融風控鉤稽都做不到?」他強調,這並非要公開個資,而是建立合法授權的跨機關資料查核機制,讓金融端能在開戶或偵測異常金流時即時預警。
數發部回應,目前政府已有跨機關資料安全傳輸機制「T-Road 平台」,能在確保資訊安全與稽核紀錄的前提下,提升跨機關資料傳輸的效率與安全性。若後續修法釐清法源,T-Road可成為相關部會合作與資料交換的技術基礎。
警政署則表示,若修法授權能讓警方提供有詐欺相關前科或通緝資料予金融機構,將可大幅提升防詐效率,協助金融單位在事前識別高風險對象,避免人頭帳戶再度被利用。
金管會表示,若有明確法源授權,願意配合導入金融機構風控系統進行鉤稽,並與內政部、警政署建立即時資料交換機制,以強化金融業防詐成效。
陳冠廷最後表示,希望政府儘速推動修法授權,由數發部協助技術架構,內政部負責資料提供,金管會負責導入應用,形成「從事後查緝走向事前預防」的防詐新模式,讓詐欺慣犯無法再犯,也讓守法民眾不再被誤傷。
照片來源:翻攝自陳冠廷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北市變上海區公所? 姚淑文指「高嘉瑜應致歉」:社會局已提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儒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