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麟連講述聯合國由來 孫立人劉放吾在緬甸戰役搶救七千英美加澳盟軍

季麟連講述聯合國由來 孫立人劉放吾在緬甸戰役搶救七千英美加澳盟軍

77歲高齡的季麟連上將,熟諳抗戰戰史。 (魏冠中攝影)

【互傳媒/記者 魏冠中/花蓮台東追蹤 報導】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同年十月不僅是臺灣光復,也是聯合國同一天宣告成立的日子,回顧聯合國成立80週年,今天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季麟連上將特別揭露了一段二戰史實,就是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橫掃東南亞戰區時,中國戰區蔣中正委員長派出遠征軍前往緬甸搶救英美加澳等同盟國聯軍,成功達成仁安羌油田的搶救7000盟軍任務,這段國際救援行動仰賴中國軍隊的英勇奮戰擊敗十倍於我的日軍,成功救援七倍於國軍兵力的被困盟軍,也奠定了一年後英美共同簽訂廢除百年不平等條約的契機,更確認了中國政府是聯合國四大創始國的神聖地位。

季麟連本籍杭州,出生於大連,在國共內戰時期隨家人轉進海南島,後來撤退來台,台南一中畢業後就讀陸軍官校38期,他畢業後服役海軍陸戰隊,從兩棲蛙人營長、陸戰隊66師師長,一直到海軍陸戰隊司令,聯勤總司令,最終以上將軍職轉任總統府戰略顧問,最近以支持眷村女兒鄭麗文參選國民黨主席成功,而頗受矚目。

季麟連今天出席婦聯會一向眷村文化總會的活動,親口講述了民國31年(1942年)緬甸戰場上中國遠征軍38師師長孫立人將軍和113團團長劉放吾將軍一段搶救英美聯軍的仁安羌戰役,該戰役我國軍113團以不足一千人兵力對抗日本33師團一萬三千人的十倍之敵,孫立人指示113團馳援被圍困的盟軍七千多人,以及大批婦孺和盟國新聞記者,結果遠征軍不負使命,成功搶救大批盟軍受困軍對以及眷屬平民,成為日軍偷襲珍珠港後首次遭受大敗,並且是天降神兵的中國遠征軍殺退十倍於己的日軍,季麟連說,經此一戰,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方知中國軍隊戰力之強,與戰略價值之大,所以從1840年開始加諸中國人的許多不平等條約都在隨後一年相繼取消,煙消雲散的國際聯盟也在珍珠港事變後解體,取而代之的聯合國就成為中美英蘇的盟軍四強發起主導下,於日軍宣布投降後成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