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感染 「不能說誰發生就把誰槍斃」
【記者王文智台北報導】北部某醫院發生武漢肺炎群聚案,專家李秉穎18日說,醫院院內感染不可能零容忍,也不能說誰發生就把誰槍斃。除了找系統性原因,還要關注環境接觸問題,手不碰眼口鼻常被忽略。
北部某醫院日前發生院內武漢肺炎感染事件,一名醫師(案838)照顧重症武漢肺炎確診者時遭感染,後續在家戶傳染給其護理師女友(案839),也在醫院傳給曾接觸的護理師(案852)及曾一起照顧病人的醫師(案856)。目前此醫院院內群聚案已累計2名醫師、1名護理師因公染疫。
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兒童感染症權威李秉穎上午接受訪問時表示,很多人覺得該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就是分艙分流沒有做好,但這是錯的說法。分艙分流是指萬一醫院有一組人員暴露感染風險,有另一組在不同環境工作、沒有直接接觸病人者可馬上接手任務,補足醫療人力。院內感染風險與分艙分流沒有絕對關係。
李秉穎指出,發生群聚案的醫院是否分艙分流有問題,一定要指揮中心的專家現場評估才知道,看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外人無法置喙」,要現場看才知道。
有些專家認為,發生院感事件是防疫破口或警訊。李秉穎說,發生一個院內感染,不能責怪任何人或就說SOP有問題。國外哪個國家沒有院內感染,都是幾百個人生病、幾十個人死亡,台灣有一個院內感染就好像指揮中心失能,這種論調不恰當。
李秉穎說,台灣抗疫打仗打了一年多,這是第二次發生院內群聚案,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發生院內感染是無法百分之百避免的事情。所有醫院都會發生院內感染事件,很多細菌、病毒會院內傳染,「不可能零發生率」。院內感染防控都是控制在合理範圍下,而不是零容忍,誰做錯了就把誰槍斃,不是這樣的。
李秉穎認為,其他病毒和細菌的院內感染比比皆是,難道那些醫護都要辭退嗎,醫護工作本來就是高風險,明知危險還願意照顧病患,他們的勇氣已經說明一切。不是去追究院內感染發生的問題,而是要減少系統性問題,減少之後發生的機會。
至於外界關心此醫院是否需要封院,李秉穎表示,過去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時期,和平醫院被封院是不恰當的做法,在醫院的所有人都突然被關在裡面。如果覺得院內感染的疫情真的沒辦法控制,就停止醫療作業,所有醫護人員都居家檢疫14天,而不是完全把醫院關起來。
李秉穎強調,除了檢討醫院發生院內感染,也應該重視環境接觸污染,現在要追究如何被感染應該很難,但環境接觸是可能的方向。此疾病可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染,病毒噴濺在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天,若碰觸到病毒又沒有洗手,又碰觸眼睛、嘴巴、鼻子,就可能被感染。但飛沫傳染可匡列密切接觸者,接觸傳染無法匡列。
李秉穎表示,台灣很多人有過敏性鼻炎,可能都會不自覺摸鼻子,「不摸眼口鼻」常被忽略,所有人應該都要謹記,必須注意接觸傳染可能性。2021/1/18
北部某醫院日前發生院內武漢肺炎感染事件,一名醫師(案838)照顧重症武漢肺炎確診者時遭感染,後續在家戶傳染給其護理師女友(案839),也在醫院傳給曾接觸的護理師(案852)及曾一起照顧病人的醫師(案856)。目前此醫院院內群聚案已累計2名醫師、1名護理師因公染疫。
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兒童感染症權威李秉穎上午接受訪問時表示,很多人覺得該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就是分艙分流沒有做好,但這是錯的說法。分艙分流是指萬一醫院有一組人員暴露感染風險,有另一組在不同環境工作、沒有直接接觸病人者可馬上接手任務,補足醫療人力。院內感染風險與分艙分流沒有絕對關係。
李秉穎指出,發生群聚案的醫院是否分艙分流有問題,一定要指揮中心的專家現場評估才知道,看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外人無法置喙」,要現場看才知道。
有些專家認為,發生院感事件是防疫破口或警訊。李秉穎說,發生一個院內感染,不能責怪任何人或就說SOP有問題。國外哪個國家沒有院內感染,都是幾百個人生病、幾十個人死亡,台灣有一個院內感染就好像指揮中心失能,這種論調不恰當。
李秉穎說,台灣抗疫打仗打了一年多,這是第二次發生院內群聚案,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發生院內感染是無法百分之百避免的事情。所有醫院都會發生院內感染事件,很多細菌、病毒會院內傳染,「不可能零發生率」。院內感染防控都是控制在合理範圍下,而不是零容忍,誰做錯了就把誰槍斃,不是這樣的。
李秉穎認為,其他病毒和細菌的院內感染比比皆是,難道那些醫護都要辭退嗎,醫護工作本來就是高風險,明知危險還願意照顧病患,他們的勇氣已經說明一切。不是去追究院內感染發生的問題,而是要減少系統性問題,減少之後發生的機會。
至於外界關心此醫院是否需要封院,李秉穎表示,過去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時期,和平醫院被封院是不恰當的做法,在醫院的所有人都突然被關在裡面。如果覺得院內感染的疫情真的沒辦法控制,就停止醫療作業,所有醫護人員都居家檢疫14天,而不是完全把醫院關起來。
李秉穎強調,除了檢討醫院發生院內感染,也應該重視環境接觸污染,現在要追究如何被感染應該很難,但環境接觸是可能的方向。此疾病可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染,病毒噴濺在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天,若碰觸到病毒又沒有洗手,又碰觸眼睛、嘴巴、鼻子,就可能被感染。但飛沫傳染可匡列密切接觸者,接觸傳染無法匡列。
李秉穎表示,台灣很多人有過敏性鼻炎,可能都會不自覺摸鼻子,「不摸眼口鼻」常被忽略,所有人應該都要謹記,必須注意接觸傳染可能性。2021/1/18
-
新聞關鍵字:
武漢肺炎
‧ 感染 、 院內 、 發生 、 醫院 、 李秉穎 、 接觸 、 問題 、 病毒 、 傳染 、 群聚 、 專家 、 環境 、 分艙 、 分流 、 槍斃 、 武漢 、 肺炎 、 事件 、 醫師 、 照顧 、 護理師 、 指揮 、 中心 、 表示 、 無法 、 台灣 、 醫護 、 應該 、 北部 、 18 、 不可能 、 零容忍 、 系統性 、 眼口 、 忽略 、 病人 、 疫情 、 覺得 、 這是 、 一組 、 人員 、 風險 、 工作 、 醫療 、 是否 、 現場 、 知道 、 需要 、 認為 、 一個‧ 知道 、 醫療 、 台灣 、 分艙 、 肺炎 、 指揮 、 所有人 、 風險 、 SOP 、 照顧 、 問題 、 恰當 、 所有 、 無法 、 中心 、 分流 、 覺得 、 控制 、 減少 、 李秉穎 、 系統性 、 細菌 、 槍斃 、 醫護 、 忽略 、 接觸 、 人員 、 醫師 、 需要 、 護理師 、 醫院 、 傳染 、 工作 、 應該 、 認為 、 匡列 、 環境 、 是否 、 王文智 、 感染 、 武漢 、 飛沫 、 病毒 、 專家 、 表示 、 病人 、 追究 、 現場 、 疫情 、 台北‧ SOP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 更多政治新聞 »
‧
感染
、
院內
、
發生
、
醫院
、
李秉穎
、
接觸
、
問題
、
病毒
、
傳染
、
群聚
、
專家
、
環境
、
分艙
、
分流
、
槍斃
、
武漢
、
肺炎
、
事件
、
醫師
、
照顧
、
護理師
、
指揮
、
中心
、
表示
、
無法
、
台灣
、
醫護
、
應該
、
北部
、
18
、
不可能
、
零容忍
、
系統性
、
眼口
、
忽略
、
病人
、
疫情
、
覺得
、
這是
、
一組
、
人員
、
風險
、
工作
、
醫療
、
是否
、
現場
、
知道
、
需要
、
認為
、
一個
‧
知道
、
醫療
、
台灣
、
分艙
、
肺炎
、
指揮
、
所有人
、
風險
、
SOP
、
照顧
、
問題
、
恰當
、
所有
、
無法
、
中心
、
分流
、
覺得
、
控制
、
減少
、
李秉穎
、
系統性
、
細菌
、
槍斃
、
醫護
、
忽略
、
接觸
、
人員
、
醫師
、
需要
、
護理師
、
醫院
、
傳染
、
工作
、
應該
、
認為
、
匡列
、
環境
、
是否
、
王文智
、
感染
、
武漢
、
飛沫
、
病毒
、
專家
、
表示
、
病人
、
追究
、
現場
、
疫情
、
台北
‧
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