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就職 新政府臥虎藏龍多元化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ne)於美國時間20日就職,雖然國會仍在對他提名的內閣官員進行任命聽證,但從他籌組的執政團隊來看,具備了擴大女性參與、有色族裔擔綱要職及反映美國多元價值的特色。
拜登任命的政府閣員半數是女性,且多數是有色族裔,他表示內閣成員中有許多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先例,包括首位女性財政部長、首位非裔國防部長、公開出櫃的男同志部會首長,以及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
以下是拜登內閣團隊的簡介:
●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現年58歲的布林肯外交資歷豐富,熟稔歐洲事務,他跟在拜登身邊近20年,是他最貼身的外交幕僚。
國務卿掌管美國外交事務,與台灣最息息相關;根據布林肯過去跟台灣的接觸和相關發言,預料他未來上任後,美方將持續支持台灣國際參與。對於美中關係,他曾說,中國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美中關係對抗成分增加,有競爭但也有合作面向。
● 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
現年71歲的雪蔓曾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執政時期擔任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也是伊朗核子協議的主要談判代表之一。雪蔓離開歐巴馬政府後,於學術界和智庫任職,她敢於直言批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姑息態度。
● 國務次卿盧嵐(Victoria Nuland)
現年59歲的盧嵐也曾在歐巴馬政府任職,當時是助理國務卿,負責歐洲及歐亞事務。盧嵐過去擔任國務院發言人時,曾參與歐巴馬政府在2012年利比亞班加西(Benghazi)攻擊案發生後制定談話要點的工作。
● 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
現年44歲的蘇利文在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2009年至2013年擔任國務卿時就是獲倚重的幕僚。之後進入白宮,接替布林肯出任時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安顧問,為拜登的核心外交幕僚之一。蘇利文曾說,在美中不影響關係的情況下,台灣發展成令人驚艷的成功案例,美方也支持充滿活力的民主台灣。但台灣未來幾年將面臨一定的壓力,所有人都應更加關注。
● 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
現年59歲的克蘭曾是拜登擔任副總統時的旗下幕僚長,律師出身的克蘭在國會山莊累積了豐富經驗,曾在歐巴馬任內提供建言,也是企業董事會諮詢對象。克蘭以沉著冷靜著稱,但也機智風趣,經常在推特上針貶總統川普。
● 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
現年67歲的奧斯汀197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軍人生涯最高峰是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負責中東、中亞與南亞的軍事戰略與聯合作戰任務,在軍方高層大致仍由白人男性主導之際,奧斯汀是少數打破玻璃天花板的非裔男性之一。之前出席國會的任命聽證他表示,若獲任命將致力消除美國軍中「種族主義者和極端分子」,並與同盟國家修補關係,且戰略重點擺在中國。
● 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
現年74歲的葉倫將是美國首位女性財長,她在2014 到2018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性。她可望獲得廣大支持,且不用經過在職訓練,就準備好在危機中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對於美中貿易關係,她主張全力對付「中國不公平和非法的貿易陋習」。
● 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
現年68歲的湯瑪斯-葛林斐德曾是歐巴馬政府外交部門中職務最高的非裔女性,2013年到2017年間,她在歐巴馬政府內,擔任國務院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伊波拉(Ebola)病毒於西非大規模爆發等動盪事件發生期間,負責制訂美國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的政策。
● 衛生部長貝塞拉(Xavier Becerra)
現年62歲的貝塞拉曾經擔任加州檢察長,是拜登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團隊的重要官員之一。貝塞拉過去代表洛杉磯在美國眾議院當了12任議員,大力為拉丁裔權益發聲,也強力捍衛歐巴馬的健保計畫;「歐記健保」受到川普和共和黨人猛烈抨擊。
拜登任命的政府閣員半數是女性,且多數是有色族裔,他表示內閣成員中有許多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先例,包括首位女性財政部長、首位非裔國防部長、公開出櫃的男同志部會首長,以及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
以下是拜登內閣團隊的簡介:
●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現年58歲的布林肯外交資歷豐富,熟稔歐洲事務,他跟在拜登身邊近20年,是他最貼身的外交幕僚。
國務卿掌管美國外交事務,與台灣最息息相關;根據布林肯過去跟台灣的接觸和相關發言,預料他未來上任後,美方將持續支持台灣國際參與。對於美中關係,他曾說,中國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美中關係對抗成分增加,有競爭但也有合作面向。
● 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
現年71歲的雪蔓曾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執政時期擔任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也是伊朗核子協議的主要談判代表之一。雪蔓離開歐巴馬政府後,於學術界和智庫任職,她敢於直言批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姑息態度。
● 國務次卿盧嵐(Victoria Nuland)
現年59歲的盧嵐也曾在歐巴馬政府任職,當時是助理國務卿,負責歐洲及歐亞事務。盧嵐過去擔任國務院發言人時,曾參與歐巴馬政府在2012年利比亞班加西(Benghazi)攻擊案發生後制定談話要點的工作。
● 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
現年44歲的蘇利文在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2009年至2013年擔任國務卿時就是獲倚重的幕僚。之後進入白宮,接替布林肯出任時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安顧問,為拜登的核心外交幕僚之一。蘇利文曾說,在美中不影響關係的情況下,台灣發展成令人驚艷的成功案例,美方也支持充滿活力的民主台灣。但台灣未來幾年將面臨一定的壓力,所有人都應更加關注。
● 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
現年59歲的克蘭曾是拜登擔任副總統時的旗下幕僚長,律師出身的克蘭在國會山莊累積了豐富經驗,曾在歐巴馬任內提供建言,也是企業董事會諮詢對象。克蘭以沉著冷靜著稱,但也機智風趣,經常在推特上針貶總統川普。
● 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
現年67歲的奧斯汀197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軍人生涯最高峰是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負責中東、中亞與南亞的軍事戰略與聯合作戰任務,在軍方高層大致仍由白人男性主導之際,奧斯汀是少數打破玻璃天花板的非裔男性之一。之前出席國會的任命聽證他表示,若獲任命將致力消除美國軍中「種族主義者和極端分子」,並與同盟國家修補關係,且戰略重點擺在中國。
● 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
現年74歲的葉倫將是美國首位女性財長,她在2014 到2018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性。她可望獲得廣大支持,且不用經過在職訓練,就準備好在危機中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對於美中貿易關係,她主張全力對付「中國不公平和非法的貿易陋習」。
● 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
現年68歲的湯瑪斯-葛林斐德曾是歐巴馬政府外交部門中職務最高的非裔女性,2013年到2017年間,她在歐巴馬政府內,擔任國務院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伊波拉(Ebola)病毒於西非大規模爆發等動盪事件發生期間,負責制訂美國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的政策。
● 衛生部長貝塞拉(Xavier Becerra)
現年62歲的貝塞拉曾經擔任加州檢察長,是拜登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團隊的重要官員之一。貝塞拉過去代表洛杉磯在美國眾議院當了12任議員,大力為拉丁裔權益發聲,也強力捍衛歐巴馬的健保計畫;「歐記健保」受到川普和共和黨人猛烈抨擊。
-
新聞關鍵字:
ces、 uber、 中職、 初選、 川普、 希拉蕊、 拜登、 教育部、 歐巴馬、 美中貿易、 葉倫
‧ 現年 、 拜登 、 美國 、 擔任 、 歐巴馬 、 事務 、 中國 、 政府 、 首位 、 總統 、 外交 、 台灣 、 主任 、 女性 、 部長 、 國務卿 、 幕僚 、 政策 、 負責 、 白宮 、 貿易 、 內閣 、 布林肯 、 過去 、 關係 、 顧問 、 任命 、 團隊 、 非裔 、 前總統 、 時期 、 任職 、 國務院 、 蘇利文 、 克蘭 、 塞拉 、 科技 、 康貝爾 、 20 、 國會 、 提名 、 執政 、 參與 、 表示 、 支持 、 對抗 、 主要 、 代表 、 川普 、 盧嵐‧ the United States 、 豐富 、 戰略 、 古巴 、 綜合 、 美國 、 副總統 、 關係 、 Laguna 、 執政 、 歐巴馬 、 亞利桑那州 、 國務 、 朱貝 、 民主黨 、 布塔朱吉 、 國土安全部 、 Wendy Sherman 、 German Marshall Fund 、 提名 、 學校 、 中職 、 首位 、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國防部長 、 白宮 、 原任 、 Harvard University 、 Miguel Cardona 、 Antony Blinken 、 國會 、 Laura Rosenberger 、 負責 、 支持 、 辦公室 、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 Katherine Tai 、 經驗 、 擔任 、 成為 、 Kate Bedingfield 、 川普 、 MIT 、 Barack Obama 、 歐洲 、 非裔 、 工作 、 波士頓 、 國安 、 克蘭‧ ●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 、 拜登 、 歐巴馬 、 眾議院 、 西非 、 克蘭 、 奧斯汀 、 貝塞拉 、 美國 、 戴琪 、 南韓 、 布林肯 、 國安 、 波士頓 、 日本 、 中國 、 台灣 、 盧嵐 、 古巴 、 康貝爾 、 華爾希 、 布洛德研究所 、 國防部長 、 華府 、 阿富汗 、 蘇利文 、 卡多納 、 羅德島州 、 ● 環境保護署長 、 ● 白宮 、 國會 、 南北韓 、 加州 、 布塔朱吉 、 亞利桑那州 、 國務院 、 白宮 、 葉倫 、 ● 財政部長 、 法學院 、 波士頓麻州 、 瓦倫斯基 、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 莎琪 、 雪蔓 、 伊朗 、 Caltech 、 馬約卡斯 、 美方 、 哈蘭‧ Joe Bidne 、 Antony Blinken 、 Wendy Sherman 、 Barack Obama 、 Donald Trump 、 Vladimir Putin 、 Victoria Nuland 、 Benghazi 、 Jake Sullivan 、 Hillary Clinton 、 Ron Klain 、 Lloyd Austin 、 Janet Yellen 、 Linda Thomas-Greenfield 、 Xavier Becerra 、 Rochelle Walensky 、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Anthony Fauci 、 Katherine Tai 、 USTR 、 Kamala Harris 、 Pete Buttigieg 、 Alejandro Mayorkas 、 Eric Lander 、 MIT 、 Harvard University 、 Broad Institute 、 Deb Haaland 、 Laguna 、 Michael Regan 、 Miguel Cardona 、 Gina Raimondo 、 Marty Walsh 、 Isabel Guzman 、 Frances Arnold 、 Caltech 、 Maria Zuber 、 Kurt Campbell 、 Pivot 、 Bill Clinton 、 Foreign Affairs 、 Jen Psaki 、 Kate Bedingfield 、 Laura Rosenberger 、 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 、 German Marshall Fund 、 the United States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 更多政治新聞 »
‧
現年
、
拜登
、
美國
、
擔任
、
歐巴馬
、
事務
、
中國
、
政府
、
首位
、
總統
、
外交
、
台灣
、
主任
、
女性
、
部長
、
國務卿
、
幕僚
、
政策
、
負責
、
白宮
、
貿易
、
內閣
、
布林肯
、
過去
、
關係
、
顧問
、
任命
、
團隊
、
非裔
、
前總統
、
時期
、
任職
、
國務院
、
蘇利文
、
克蘭
、
塞拉
、
科技
、
康貝爾
、
20
、
國會
、
提名
、
執政
、
參與
、
表示
、
支持
、
對抗
、
主要
、
代表
、
川普
、
盧嵐
‧
the United States
、
豐富
、
戰略
、
古巴
、
綜合
、
美國
、
副總統
、
關係
、
Laguna
、
執政
、
歐巴馬
、
亞利桑那州
、
國務
、
朱貝
、
民主黨
、
布塔朱吉
、
國土安全部
、
Wendy Sherman
、
German Marshall Fund
、
提名
、
學校
、
中職
、
首位
、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國防部長
、
白宮
、
原任
、
Harvard University
、
Miguel Cardona
、
Antony Blinken
、
國會
、
Laura Rosenberger
、
負責
、
支持
、
辦公室
、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
Katherine Tai
、
經驗
、
擔任
、
成為
、
Kate Bedingfield
、
川普
、
MIT
、
Barack Obama
、
歐洲
、
非裔
、
工作
、
波士頓
、
國安
、
克蘭
‧
●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
、
拜登
、
歐巴馬
、
眾議院
、
西非
、
克蘭
、
奧斯汀
、
貝塞拉
、
美國
、
戴琪
、
南韓
、
布林肯
、
國安
、
波士頓
、
日本
、
中國
、
台灣
、
盧嵐
、
古巴
、
康貝爾
、
華爾希
、
布洛德研究所
、
國防部長
、
華府
、
阿富汗
、
蘇利文
、
卡多納
、
羅德島州
、
● 環境保護署長
、
● 白宮
、
國會
、
南北韓
、
加州
、
布塔朱吉
、
亞利桑那州
、
國務院
、
白宮
、
葉倫
、
● 財政部長
、
法學院
、
波士頓麻州
、
瓦倫斯基
、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
莎琪
、
雪蔓
、
伊朗
、
Caltech
、
馬約卡斯
、
美方
、
哈蘭
‧
Joe Bidne
、
Antony Blinken
、
Wendy Sherman
、
Barack Obama
、
Donald Trump
、
Vladimir Putin
、
Victoria Nuland
、
Benghazi
、
Jake Sullivan
、
Hillary Clinton
、
Ron Klain
、
Lloyd Austin
、
Janet Yellen
、
Linda Thomas-Greenfield
、
Xavier Becerra
、
Rochelle Walensky
、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Anthony Fauci
、
Katherine Tai
、
USTR
、
Kamala Harris
、
Pete Buttigieg
、
Alejandro Mayorkas
、
Eric Lander
、
MIT
、
Harvard University
、
Broad Institute
、
Deb Haaland
、
Laguna
、
Michael Regan
、
Miguel Cardona
、
Gina Raimondo
、
Marty Walsh
、
Isabel Guzman
、
Frances Arnold
、
Caltech
、
Maria Zuber
、
Kurt Campbell
、
Pivot
、
Bill Clinton
、
Foreign Affairs
、
Jen Psaki
、
Kate Bedingfield
、
Laura Rosenberger
、
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
、
German Marshall Fund
、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