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藻礁保育 考驗綠營溝通力

藻礁議題延燒,環團推動的「搶救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已達門檻。(圖/翻攝自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案,2018年環評通過至今爭議不斷。環保團體在2020年底發動「搶救藻礁」公投連署,目前第二階段連署份數已經達標。若中選會正式成案,則將在今年8月進行公投。倘若搶救藻礁公投通過,恐將衝擊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執政黨該如何拆招?
原本環團推動公投連署的進度不佳,但近期在野黨積極力挺之下,聲量大增,成為全國性的熱門議題。雖然民進黨決定要小心因應這項議題,但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在與民眾的溝通上,顯然還有待加強。這項衝擊未來能源政策的公投議題,恐成為蔡政府接下來的燙手山芋。
藻礁是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在礫石灘上形成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能夠生成1公分,大潭藻礁是經過數千年生長,才有如今規模。如今更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生態相當豐富,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白海豚等。但隨著沿海工業區的開發,桃園海岸藻礁的規模已從過去的27公里大幅縮減到4、5公里左右。
為配合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政策,觀塘工業區將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在2025年完工,2022年10月起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所需天然氣,確保北部電力供應穩定、減少空氣污染。不過,三接在2020年3月進行棧橋新建工程時,因工作船斷纜、擱淺,疑似導致藻礁生態遭破壞,進而引起社會矚目,環保團體於同年12月11日發動搶礁藻礁公投連署,目前第二階段連署份數已達門檻,若中選會宣布成案,則將在今年8月進行公投。
細數三接爭議,主要在影響藻礁的範圍,以及有無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環團指出,依據環評資料,現版本的三接由工業區與工業港兩案組成,工業港將新增填海造地21公頃,且會設置碼頭海堤及北防坡堤、浚挖航道及迴船池,影響總水域面積為913公頃,並非僅使用2003年之前已開發的既有填區。比起觀塘,台北港會是更好的選擇,一是有許多現成的閒置土地可供使用,可讓建站時程提前;再者,三接艦在台北港,可成為北部天然氣供應樞紐;第三則是經濟效益較高,在中油的可行性研究中,台北港建港成本就比觀塘省約70億元。
然而,政府部門表示,若改採台北港方案,包含填海等工程,預計將耗費10年,整體時程將推遲11年,可能導致台灣北部出現電力缺口,進而影響2025非核家園的計畫。接管的難度及安全性也是一大考驗。
此外,經濟部也解釋,曾在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公尺的區域做過調查,周圍的海床都被砂石覆蓋,並沒有看到藻礁。雖然不能說三接的興建絕對不會影響環境,但政府已盡最大努力修正。蔡英文執政後,為兼顧供電穩定與環境保護,已將馬政府時期三接開發案原有的面積232公頃,縮減為37公頃。中油也在2018年8月底提出的「迴避替代修正方案」,進一步將開發面積減至23公頃,避開藻礁,同時採取友善工法,維持藻礁跟潮間帶的生態。
接下來,台灣勢必得在核電、燃煤所導致的空汙,以及綠能、燃氣之間做出選擇。而人類的開發,勢必得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至於是否適當,看來現在也只能透過公投交由全民選擇。
開發案從232公頃縮小到23公頃,雖不能說執政黨在這件事情上毫不在意,但在溝通上顯然有待加強。在三接這件事情上,雙方能否在藻礁及電力供應上取得中間值,恐怕還有待執政黨正面出擊,與民眾直接溝通,說清楚、講明白。
-
新聞關鍵字:
中選會、 台電、 核電、 民進黨、 環保、 綠能、 臉書、 蔡英文、 觀塘
‧ 藻礁 、 公投 、 公頃 、 連署 、 三接 、 觀塘 、 政府 、 溝通 、 議題 、 2025 、 10 、 開發 、 供應 、 影響 、 台北港 、 環團 、 搶救 、 第二 、 階段 、 桃園 、 大潭 、 中油 、 進行 、 非核 、 家園 、 能源 、 政策 、 執政黨 、 成為 、 有待 、 生態 、 工業區 、 天然氣 、 北部 、 電力 、 導致 、 方案 、 工業港 、 面積 、 選擇 、 考驗 、 推動 、 已達 、 門檻 、 接收站 、 2018 、 環評 、 爭議 、 環保 、 團體‧ 核電 、 中選會 、 工業區 、 台北港建港 、 政策 、 工業港 、 蔡英文 、 面積 、 接收站 、 爭議 、 新增 、 修正 、 民進黨 、 桃園 、 燃氣 、 連署 、 方案 、 預計 、 藻礁 、 環團 、 有待 、 選擇 、 大潭 、 事情 、 執政黨 、 規模 、 政府 、 北部 、 推動 、 觀塘省 、 公里 、 能源 、 目前 、 環境 、 勢必 、 桃園大潭 、 替代 、 臉書 、 議題 、 工程 、 顯然 、 開發 、 搶救 、 時程 、 環保 、 非核 、 份數 、 發動 、 觀塘工業港 、 第二‧ 經濟部 、 蔡英文 、 中油 、 中選會 、 觀塘 、 觀塘工業港 、 民進黨 、 桃園大潭 、 觀塘工業園區 、 台灣 、 台電大潭電廠 、 台北港 、 觀塘省 、 北防坡堤 、 台北港建港 、 70億元 、 桃園‧ None
- 新聞來源:今日新聞
- 更多政治新聞 »
‧
藻礁
、
公投
、
公頃
、
連署
、
三接
、
觀塘
、
政府
、
溝通
、
議題
、
2025
、
10
、
開發
、
供應
、
影響
、
台北港
、
環團
、
搶救
、
第二
、
階段
、
桃園
、
大潭
、
中油
、
進行
、
非核
、
家園
、
能源
、
政策
、
執政黨
、
成為
、
有待
、
生態
、
工業區
、
天然氣
、
北部
、
電力
、
導致
、
方案
、
工業港
、
面積
、
選擇
、
考驗
、
推動
、
已達
、
門檻
、
接收站
、
2018
、
環評
、
爭議
、
環保
、
團體
‧
核電
、
中選會
、
工業區
、
台北港建港
、
政策
、
工業港
、
蔡英文
、
面積
、
接收站
、
爭議
、
新增
、
修正
、
民進黨
、
桃園
、
燃氣
、
連署
、
方案
、
預計
、
藻礁
、
環團
、
有待
、
選擇
、
大潭
、
事情
、
執政黨
、
規模
、
政府
、
北部
、
推動
、
觀塘省
、
公里
、
能源
、
目前
、
環境
、
勢必
、
桃園大潭
、
替代
、
臉書
、
議題
、
工程
、
顯然
、
開發
、
搶救
、
時程
、
環保
、
非核
、
份數
、
發動
、
觀塘工業港
、
第二
‧
經濟部
、
蔡英文
、
中油
、
中選會
、
觀塘
、
觀塘工業港
、
民進黨
、
桃園大潭
、
觀塘工業園區
、
台灣
、
台電大潭電廠
、
台北港
、
觀塘省
、
北防坡堤
、
台北港建港
、
70億元
、
桃園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