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逐年降 蔣萬安:台灣生不如死

台灣出生率逐年下降,甚至在去年死亡人數多於新生兒、今年一月出生人數創新低,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抨擊政府無心解決少子化問題,直呼台灣現在已經到了生不如死的境界。(圖/翻攝國會直播)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去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人數),今年一月更是創下單月僅9601人,是台灣歷史單月最低。今(9)日國民黨立法委員蔣萬安質詢時,即便生育率逐年下降,政府公托供給仍然不足,一年只提供給9500位幼兒,遠遠不及目前17.5萬名幼兒。
蔣萬安質詢時問蘇貞昌,政府近期又為了解決少子化,編了400多億預算,究竟有沒有成效?蘇貞昌回答,看出生率不那麼明顯,但有時問題並非只看出生率就好,政府也知道年輕父母的辛勞,他們會各方面去支持。
蔣萬安以日本解決少子化為例,2015年將首次人工受孕的治療補助上限提高2倍、企業為不孕女員工提供停職及產假制度,2016年日本試管嬰兒新生人數創新高,平均每18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試管嬰兒;新加坡則提供16週有薪產假、2週有薪陪產假,設置「兒童發展帳戶」,由政府、父母以1:1方式存入專款,協助父母育兒。
蔣萬安批評,政府針對少子化投入的經費逐年增加,但新生兒人數自蔡英文上任以來逐年下降,從2016年還有20萬,2017年下降到19萬,2018年下降到18萬,去年更只剩下16萬,也讓台灣出現首度人口負成長,蔣大酸「現在台灣真的是生不如死(出生人數不如死亡人數多)。」蘇再強調,政府確實有心解決少子化問題,但效果不會那麼快出來。
蔣萬安呼籲,由行政院主導成立跨部會之少子化政策小組,系統性規劃我國之少子化政策,並建議比照日本「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制定我國因應少子化問題之專法。蘇貞昌則回應,政府做的還有不足,別的國家的做法也確實有效,會參考他國政策,希望能讓台灣急起直追。
相關新聞
高齡少子化!2020年全台繼承房產近6萬棟 創歷史新高
名家論壇》徐佳馨/高齡少子化下的房產新思維
鐵漢柔情/展望市政 侯友宜:高齡化少子化是最大挑戰
-
新聞關鍵字:
蔣萬安、 國民黨、 蘇貞昌、 蔡英文
‧ 少子化 、 台灣 、 人數 、 政府 、 蔣萬安 、 逐年 、 下降 、 問題 、 新生兒 、 解決 、 出生 、 出生率 、 去年 、 死亡 、 蘇貞昌 、 父母 、 日本 、 政策 、 今年 、 一月 、 國民黨 、 現在 、 首度 、 出現 、 人口 、 負成長 、 單月 、 質詢 、 不足 、 幼兒 、 提供 、 產假 、 2016 、 試管嬰兒 、 18 、 16 、 有薪 、 確實 、 我國 、 多於 、 創新 、 立委 、 抨擊 、 無心 、 直呼 、 已經 、 境界 、 翻攝 、 國會 、 直播‧ 質詢 、 行政院 、 人數 、 產假 、 單月 、 政府 、 逐年 、 新加坡 、 今年 、 死亡 、 出現 、 蔣大酸 、 幼兒 、 國民黨 、 蔣萬安 、 不足 、 蘇貞昌 、 問題 、 確實 、 新生兒 、 台灣 、 少子化 、 下降 、 台灣生 、 出生率 、 父母 、 日本 、 現在 、 去年 、 蘇再 、 出生 、 提供 、 人口 、 一月 、 國會 、 政策 、 首度 、 我國 、 負成長 、 解決 、 蔡英文 、 試管嬰兒‧ None
- 新聞來源:今日新聞
- 更多政治新聞 »
‧
少子化
、
台灣
、
人數
、
政府
、
蔣萬安
、
逐年
、
下降
、
問題
、
新生兒
、
解決
、
出生
、
出生率
、
去年
、
死亡
、
蘇貞昌
、
父母
、
日本
、
政策
、
今年
、
一月
、
國民黨
、
現在
、
首度
、
出現
、
人口
、
負成長
、
單月
、
質詢
、
不足
、
幼兒
、
提供
、
產假
、
2016
、
試管嬰兒
、
18
、
16
、
有薪
、
確實
、
我國
、
多於
、
創新
、
立委
、
抨擊
、
無心
、
直呼
、
已經
、
境界
、
翻攝
、
國會
、
直播
‧
質詢
、
行政院
、
人數
、
產假
、
單月
、
政府
、
逐年
、
新加坡
、
今年
、
死亡
、
出現
、
蔣大酸
、
幼兒
、
國民黨
、
蔣萬安
、
不足
、
蘇貞昌
、
問題
、
確實
、
新生兒
、
台灣
、
少子化
、
下降
、
台灣生
、
出生率
、
父母
、
日本
、
現在
、
去年
、
蘇再
、
出生
、
提供
、
人口
、
一月
、
國會
、
政策
、
首度
、
我國
、
負成長
、
解決
、
蔡英文
、
試管嬰兒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