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浪費了淡江大橋和解機會

淡江大橋進行全橋合龍儀式,會場竟掛上「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布條,引起網友討論。(圖/記者朱永強攝,2025.09.16)
[NOWnews今日新聞] 講了三十多年的淡江大橋,昨日終於舉行了合龍典禮,也就意味著明年應可通車。不料整個輿論走向,卻被一張廠商懸掛的馬屁布條照片帶歪了樓,藍綠雙方再度吵成一團。其實,重大工程的完成,向來是中央與地方,不分黨派執政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是朝野和解一起做事的最佳表現機會。可惜在政治人物的私心搶功與政治鬥爭驅動下,朝野都白白浪費了這個好機會。
淡江大橋是1992年郝伯村內閣時代提出的,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周錫瑋任台北縣長時,淡江大橋列為重點工作,開展可行性評估作業等相關作業,2010年時由行政院長吳敦義拍板定案。2014年起馬政府任內,連絡道與匝道的第一標、第二標陸續開工。但因主橋體設計特殊,接下來連續流標七次,沒人敢做。到2018年賴清德當院長時,修正計劃並增列58億經費,才將工程發包出去,由工信集團得標。2019年蘇貞昌當院長,侯友宜剛當上新北市長時,主橋段的第三標才開工。其後蘇貞昌又調整了淡北相關道路塞車問題。陳建仁當院長時又追加預算,以處理工程困難與飛漲的營建成本。這是一個跨越藍綠多朝中央政府,長期中央綠、地方藍,一起完成的工程建設。
淡江大橋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由國際知名建築師扎哈·哈蒂團隊操刀,為保留淡江夕照美景,以雲門舞者的舞姿為主題設計,造形特殊,工程難度極高,在國際上倍受肯定。且中央預留八里輕軌路廊,是台灣極少數的鐵公路共用橋。這座橋的落成,除了交通功能外,更將成為台灣西部的國門象徵,類似金門大橋之於舊金山。所以,淡江大橋完成的每一個里程碑,都應該是朝野各方一起額手稱慶的喜事,不料卻差點被一幅布條搞成了喪事。
事件起因是廠商為了拍賴總統馬屁,拉了條「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巨型布條,還紅底黃字,完全的對岸美學。被提早到場的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偉杰拍下來上傳網路,立即炸開了鍋。雖然隨後到場的公路局官員,已令廠商將布條撤下,賴總統到場時並未看到馬屁布條,但網路傳播、藍營媒體大作、藍白陣營政治人物大酸,已經把樓給搭歪了。這事件可說是典型的公關意外災難,各級官員與廠商間,顯然並未在事前做過典禮場佈與儀式流程的推演,才會出現這種荒謬的錯誤。理論上,總統要到場的典禮,府方與國安人員皆會提前一、兩天派先遣人員協調所有細節,但這次顯然漏了廠商掛布條這一段,這是不應該犯的錯誤,但結果卻犯了,顯示執政團隊的公關活動作業仍不夠緊緻,應以此案例為誡。
其次,賴總統在講話中,提到了工程設計、工程難度、交通貢獻,曾經因為施工困難,有人建議將3D曲面改成平面,但卓榮泰、公路局長皆認為不宜,於是召集團隊解決困難,顯示了台灣人的韌性,這座橋是台灣的光榮。賴總統也感謝執政的行政團隊一棒接一棒,強調要給新北市政府團隊掌聲,若沒有其大力支持,工程可能拖延。
賴總統談到中央施政是不分黨派,不論縣市或縣市長黨派,中央都是根據地方發展、國家建設的需求,給予必要支持。近年來中央支持新北市政府在淡水的三項重大建設,包括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總經費將近300億元。淡江大橋完工後,中央也會秉持一貫理念,繼續支持地方建設。然後話風一轉,提到新版《財劃法》修法後,「過去中央經費比較多,事情就多做一點,未來地方政府的財政會比較好,可能地方就要扛起更多的責任」。
這樣的表述不能說有什麼錯?卻有點可惜。後段的政治語言,很容易被媒體剪輯,壓過前面的感謝,失掉了情感的連結機會。如果賴總統說的是,今天淡江大橋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了,細數郝院長提出、吳院長拍板、馬總統開工、自己與卓榮泰秘書長的努力、蘇院長的全力推動,以及周縣長、朱市長、侯市長以來,新北市政府團隊的全力配合。把每個單位與團隊的貢獻細數一遍,讓在場的侯友宜市長,與新北市議員個個都與有榮焉,同時鋪陳了跨越黨派、跨越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完成重大建設的一種信念與典範,從而完整述說了一個從無到有的故事,而這正是我們現在需要一起努力建構的合作模式。那些財劃法的爭議,就留到立法院與行政院去講,這裡只談情感的連結。
當情感上放緩有了連結,不那麼劍拔弩張,大家才能開始對話,而這正是大罷免後,打不贏便得擺得平,現實上所需要的氛圍。賴總統是執政者,而且淡江大橋之所以能夠落定成功,他也出過關鍵大力。但此時此刻,執政者需要的不是表彰自己功績,不是贏者全拿,而是懂得分享光環,分享榮耀,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得到社會的肯定,讓人們看見他們的努力。這才是一個團隊得以一起完成一件偉大作品的關鍵。
沒關係,明年還有通車典禮,主辦單位可以更細緻的規劃整個流程,以及一起參與的嘉賓,或讓歷來參與過的長官們一起來剪綵,一起走一趟我們曾經努力的建設,包括最早提出淡江大橋的郝院長後人。這是一整代人的共同努力,是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可以分享的榮耀,榮耀與光環沒有額度,愈多人分享就有愈多的正面傳播,何樂而不為?
還有,拜託府方活動先遣組派幾個專業公關活動高手進駐,別再出這種爛膿包,起碼,當天府方有人早點到,別比議員或媒體晚到。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誰掛的?淡江大橋合龍驚見「最親民總統」布條 真相曝光
名家論壇》單厚之/國民黨主席選舉成為一場鬧劇
名家論壇》韋安/王金平才是最合適國民黨主席的「五大關鍵理由」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