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縣定古蹟新埔潘屋修復竣工 重現客家建築工藝與歷史場景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總經費五千萬、歷時二年修復的新竹縣縣定古蹟新埔潘屋今(1/16)日舉辦剪綵竣工典禮,由枋寮國小舞獅隊及田屋北管八音團精彩演出揭開活動序幕,縣長楊文科肯定修復後的潘屋完整重現客家建築工藝與歷史場景,顯露出百年前毫宅的家族大氣;修復計畫潘屋召集人潘鵬仁親自導覽,介紹孝友傳家的古訓、大廳放著鏡子和小鐘象徵「終生平靜」的典故、並一一到每個廳、房、前庭後院參觀,新埔潘屋未來由家族營運開放參觀,串聯新埔各宗祠家廟建築群,結合人文地景產業,讓新埔亮起來。
楊文科縣長表示,新埔在清代因為交通位置便利,是各路農產貨物產銷集散地,聚集了許多商家店舖。在拓墾時期,為了面對外在競爭,各姓紛紛建立起宗祠家廟與宅第,一方面糾合眾人之力團結合作,一方面展現家族實力地位,於是有今日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之稱。新埔潘屋整體形態穩重方正,呈現與承載的歷史、建築、藝術價值,堪稱是新埔傳統建築群中的經典之作。
竹縣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新埔潘屋於民國74年公告為縣定古蹟,一直由家族居住管理維護。自民國100年起陸續獲得客委會、文化部等中央補助辦理修復前置作業的調查、設計,107年在縣府、家族攜手合作下,爭取到文化部補助總經費5042萬元辦理修復工程;新埔宗祠博物館9處文資點已完成8處修復,區域重點將由古蹟硬體修復逐漸轉型為文化資產串聯、教育推廣及活化營運,以彰顯地方特色文化及豐富區域。
新埔潘屋200多年來歷經幾次變更修建,因此屋頂部分是紅瓦、部分為黑瓦。本次修復將屋頂統一為黑瓦,符合古蹟原貌,同時將地坪、基礎、牆身、屋架桁樑、屋瓦做檢視修復,也特意保留建築中極具藝術價值的彩繪灰泥花磚。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灰泥牆壁裡隱藏著13處射擊槍口,包括門口左右兩側,以及窗檯下方,都有槍口可以對外射擊,外牆窗框也能作為射擊位置,如同對建築內部人員、財貨安全的保護火網;相當程度反映當時社會環境對防禦性的需求,也是先民胼手胝足守護家園的最好見證。
文化資產需要公私協力共同保護珍惜,竹縣文化局正以新埔宗祠建築群為範疇,以跨領域整合、系統性保存活化,爭取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希望重現新埔拓墾時期各宗族不畏艱難、建立家業的文化價值與精神,也讓更多人理解新埔的驕傲與榮光。
這次修復計畫潘屋召集人,同時也是財團法人義民中學董事長潘鵬仁先生,感謝中央部會與縣府的協助,家族成員支持,多年努力終於讓潘屋重現古蹟風華。修復完成後的營運活化是重責大任,親自收集整理家族史料、照片、家具文物等,規劃展示動線與撰寫文稿,介紹家族歷史與先人事蹟,讓子孫後代感念,力行「孝友傳家」的家訓。未來潘屋將採預約開放參觀,室內將展示潘屋修復工程紀錄與潘屋家族相關文物,並計畫引入輕食咖啡茶飲、文創手作者進駐,以永續營運活化歷史空間。
(圖/總經費五千萬、歷時二年修復的新竹縣縣定古蹟新埔潘屋今(1/16)日舉辦剪綵竣工典禮,由楊文科縣長主持。)


-
新聞關鍵字:
李安、 楊文科
‧ 新埔 、 潘屋 、 修復 、 家族 、 歷史 、 古蹟 、 建築 、 宗祠 、 重現 、 計畫 、 營運 、 文化 、 活化 、 竹縣 、 竣工 、 總經費 、 縣長 、 楊文科 、 參觀 、 建築群 、 價值 、 文化部 、 射擊 、 縣定 、 客家 、 工藝 、 場景 、 五千萬 、 歷時 、 二年 、 新竹縣縣 、 定古蹟 、 16 、 舉辦 、 剪綵 、 典禮 、 召集人 、 潘鵬仁 、 介紹 、 孝友 、 傳家 、 未來 、 開放 、 串聯 、 家廟 、 表示 、 位置 、 拓墾 、 時期 、 合作‧ 孝友 、 羅蔚舟 、 重現 、 竣工 、 古蹟 、 楊文科 、 工程 、 文物 、 計畫 、 縣府 、 客家 、 召集人 、 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 、 剪綵 、 藝術 、 位置 、 竹縣縣 、 介紹 、 區域 、 槍口 、 李安妤 、 參觀 、 竹縣文化局長 、 典禮 、 家廟 、 義民中學 、 活化 、 時期 、 完成 、 補助 、 縣長 、 文化部 、 辦理 、 新埔宗祠博物館 、 表示 、 5042萬元 、 新埔 、 李安 、 建築群 、 未來 、 總經費 、 合作 、 家族 、 大成報 、 拓墾 、 歷時 、 舉辦 、 射擊 、 營運 、 歷史‧ 羅蔚舟 、 新埔 、 竹縣文化局長 、 新埔宗祠 、 竹縣縣 、 潘屋 、 文化部 、 竹縣文化局 、 大成報 、 客委會 、 義民中學 、 新埔宗祠博物館 、 楊文科 、 5042萬元 、 潘鵬仁 、 李安妤 、 新竹縣縣定 、 新竹 、 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 None
- 新聞來源:大成報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
新埔
、
潘屋
、
修復
、
家族
、
歷史
、
古蹟
、
建築
、
宗祠
、
重現
、
計畫
、
營運
、
文化
、
活化
、
竹縣
、
竣工
、
總經費
、
縣長
、
楊文科
、
參觀
、
建築群
、
價值
、
文化部
、
射擊
、
縣定
、
客家
、
工藝
、
場景
、
五千萬
、
歷時
、
二年
、
新竹縣縣
、
定古蹟
、
16
、
舉辦
、
剪綵
、
典禮
、
召集人
、
潘鵬仁
、
介紹
、
孝友
、
傳家
、
未來
、
開放
、
串聯
、
家廟
、
表示
、
位置
、
拓墾
、
時期
、
合作
‧
孝友
、
羅蔚舟
、
重現
、
竣工
、
古蹟
、
楊文科
、
工程
、
文物
、
計畫
、
縣府
、
客家
、
召集人
、
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
、
剪綵
、
藝術
、
位置
、
竹縣縣
、
介紹
、
區域
、
槍口
、
李安妤
、
參觀
、
竹縣文化局長
、
典禮
、
家廟
、
義民中學
、
活化
、
時期
、
完成
、
補助
、
縣長
、
文化部
、
辦理
、
新埔宗祠博物館
、
表示
、
5042萬元
、
新埔
、
李安
、
建築群
、
未來
、
總經費
、
合作
、
家族
、
大成報
、
拓墾
、
歷時
、
舉辦
、
射擊
、
營運
、
歷史
‧
羅蔚舟
、
新埔
、
竹縣文化局長
、
新埔宗祠
、
竹縣縣
、
潘屋
、
文化部
、
竹縣文化局
、
大成報
、
客委會
、
義民中學
、
新埔宗祠博物館
、
楊文科
、
5042萬元
、
潘鵬仁
、
李安妤
、
新竹縣縣定
、
新竹
、
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