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職護該如何創造雙贏 台南政治大小聲節目專訪護理師李思慧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台南政治大小聲節目20日專訪護理師李思慧,探討企業與特約職護該如何創造雙贏?從特約職護的工作內容,企業該如何聘任特約職護,以及職護的資格與相關的經驗做深入的討論;主持人蔡芳茹提到,近幾年台灣愈來愈重視勞工權益,從基本薪資的提高,到週休二日、一例一休、加班工時的規範,都是怕勞工產生過勞的疑慮,目前政府更對職安有了新的規範,必須有「職護」的人力配置,而且也會針對這些勞工的權益做定期的勞檢,因此企業如何因應成為目前重要的問題。
護理師李思慧受訪表示,自己曾經在300人以上的外商公司擔任職護的工作,對於職護與一般醫護不同之處做出說明,她說醫護是必需要有治療的行為,而職護則是屬於預防醫學,自醫護從健保退場之後轉成職護,職護的工作是在工廠裡類似偵探柯南,必須觀察員工的身心靈狀況,提早發現問題做出解決的方法,避免因為某一員工的身體或者心理狀況,影響全公司的生產線運作,或者波及其他人的安全。
陳靜敏立委是專業護理師也曾在立法院質詢,2017年即啟動的職安新規範是否
落實?剛實施之初有許多的企業找不到職護,但也有公司聘了專業職護卻只做訂便當、影印的工作,因此讓受過專業訓練的職護不願意進駐工廠又回到醫院。
李思慧說,目前的現況是300人以下的工廠已經可以聘「特約職護」,不再需要請一位固定的專業職護在工廠裡,目前以風險最高的營造業、製造業,每個月需到工廠六次、每次二個小時到工廠做面談諮詢或健康管理的工作,如此企業主就不用固定請一位專業職護駐廠,可以讓員工的身心靈受到照顧,幫助企業達到預防職災,創造幸福、健康企業。


-
新聞關鍵字:
外商、 陳靜敏
‧ 職護 、 企業 、 工廠 、 工作 、 專業 、 護理師 、 李思慧 、 特約 、 目前 、 創造 、 勞工 、 規範 、 公司 、 醫護 、 員工 、 雙贏 、 台南 、 政治 、 大小聲 、 節目 、 專訪 、 權益 、 問題 、 300 、 做出 、 需要 、 預防 、 心靈 、 狀況 、 一位 、 固定 、 健康 、 大成 、 記者 、 杜忠聰 、 臺南 、 報導 、 20 、 探討 、 內容 、 聘任 、 資格 、 相關 、 經驗 、 深入 、 討論 、 主持人 、 蔡芳茹 、 提到 、 幾年‧ 蔡芳茹 、 工作 、 員工 、 工廠 、 狀況 、 大小聲 、 專訪 、 企業 、 雙贏 、 陳靜敏 、 臺南 、 預防 、 做出 、 杜忠聰 、 目前 、 節目 、 公司 、 職護 、 醫護 、 台南 、 專業 、 權益 、 創造 、 李思慧 、 台灣 、 特約 、 健康 、 規範 、 柯南 、 固定 、 政治 、 大成報 、 立法院 、 護理師 、 勞工 、 問題‧ None
- 新聞來源:大成報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
職護
、
企業
、
工廠
、
工作
、
專業
、
護理師
、
李思慧
、
特約
、
目前
、
創造
、
勞工
、
規範
、
公司
、
醫護
、
員工
、
雙贏
、
台南
、
政治
、
大小聲
、
節目
、
專訪
、
權益
、
問題
、
300
、
做出
、
需要
、
預防
、
心靈
、
狀況
、
一位
、
固定
、
健康
、
大成
、
記者
、
杜忠聰
、
臺南
、
報導
、
20
、
探討
、
內容
、
聘任
、
資格
、
相關
、
經驗
、
深入
、
討論
、
主持人
、
蔡芳茹
、
提到
、
幾年
‧
蔡芳茹
、
工作
、
員工
、
工廠
、
狀況
、
大小聲
、
專訪
、
企業
、
雙贏
、
陳靜敏
、
臺南
、
預防
、
做出
、
杜忠聰
、
目前
、
節目
、
公司
、
職護
、
醫護
、
台南
、
專業
、
權益
、
創造
、
李思慧
、
台灣
、
特約
、
健康
、
規範
、
柯南
、
固定
、
政治
、
大成報
、
立法院
、
護理師
、
勞工
、
問題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