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溱嘉勉竹山高中兩位弱勢生錄取台大
【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縣長林明溱8日在特助林儒彬和縣議員蔡孟娥的陪同下,前往竹山高中嘉勉朱以軒和林芳郁兩位錄取台灣大學的同學,並頒發3萬元獎助學金給這兩位優秀學生,嘉勉她們在家庭經濟困乏下仍能奮發向上,努力學習且成績優異,可說是南投之光,立法委員馬文君也到場祝賀,肯定她們的優異表現。
就讀竹山高中的朱以軒和林芳郁同學,是以台大希望入學方式錄取,其中朱以軒錄取台大醫學系,林芳郁錄取森林及環境資源學系,創下竹山高中創校60年以來的紀錄,兩位同學都是來自中低收入戶家庭,也都是新住民子女,能在困境中脫穎而出,實屬難得。
林明溱表示,兩位準台大生優異的表現是縣內學子的好榜樣,雖然家境困難但都非常上進,也懂得付出,特別到學校來為他們打氣鼓勵,也希望同學能繼續加油,上大學後也能好好學習,完成學業學有所成後,能回饋鄉里,成為社會的中堅,貢獻一己之力。
朱以軒來自中低收入戶家庭,父親平時務農,親身經歷父母工作的辛勞,沒有身為獨生女的溺愛,只有儘早學習分擔家務及農務,在校則力求表現,爭取各項優秀獎學金,竹山國中畢業後以國中會考成績五科5A9個+,捨棄市區明星學校,以第一名成績進入竹山高中,成績均維持全校第一名,均獲頒就近入學獎學金、優秀入學獎學金、紫南宮獎學金及昭錫獎學金等,優秀的學業表現,除了減輕父母親的經濟負擔外,更讓雙親引以為傲。她也特別珍惜團體的互動及同儕的友誼,擔任近三年的班長及合唱團副團長,對團體競賽活動她會勇於承擔,願意耐心溝通協調不同的意見質。
林郁芳不畏逆境,樂觀進取,熱心參與公共事務,關懷弱勢,是互動共好教育理念實踐下的好典範。她參加學校志工服務社、康輔社,參加過仁愛之家關懷活動,也曾在校內和同伴發起募集物資義賣,全部所得濟助弱勢團體;假日募集發票、到玫瑰啟能中心幫忙、環保減塑宣導也是她常參與的活動。令人感動的是她一直積極推動「不棄養寵物」的觀念,在校園張貼自製的海報、利用時間到各班教室宣導、到學校附近社區向民眾宣導等。林芳郁物質生活並不富裕,但父母親給她充足的愛,也鼓勵她多關心社會議題及關懷弱勢,父親本從事木雕工作,後為求一穩定的生活,現於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木材利用實習工廠,從事約聘勞務工作,母親為採茶工,父母工作的關係及本身成長於竹山鹿谷地區,為高山茶重要產區,讓她對於高山林地開發種植茶葉及環境保護永續經營之間的衝突,產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加上她熱心公益的特質,她很感謝台大希望入學能錄取她,當初師長都覺得森林環境及資源學系是她生涯發展極為合適的選擇,她也會努力完成學業,持續關懷社會,貢獻所長。
就讀竹山高中的朱以軒和林芳郁同學,是以台大希望入學方式錄取,其中朱以軒錄取台大醫學系,林芳郁錄取森林及環境資源學系,創下竹山高中創校60年以來的紀錄,兩位同學都是來自中低收入戶家庭,也都是新住民子女,能在困境中脫穎而出,實屬難得。
林明溱表示,兩位準台大生優異的表現是縣內學子的好榜樣,雖然家境困難但都非常上進,也懂得付出,特別到學校來為他們打氣鼓勵,也希望同學能繼續加油,上大學後也能好好學習,完成學業學有所成後,能回饋鄉里,成為社會的中堅,貢獻一己之力。
朱以軒來自中低收入戶家庭,父親平時務農,親身經歷父母工作的辛勞,沒有身為獨生女的溺愛,只有儘早學習分擔家務及農務,在校則力求表現,爭取各項優秀獎學金,竹山國中畢業後以國中會考成績五科5A9個+,捨棄市區明星學校,以第一名成績進入竹山高中,成績均維持全校第一名,均獲頒就近入學獎學金、優秀入學獎學金、紫南宮獎學金及昭錫獎學金等,優秀的學業表現,除了減輕父母親的經濟負擔外,更讓雙親引以為傲。她也特別珍惜團體的互動及同儕的友誼,擔任近三年的班長及合唱團副團長,對團體競賽活動她會勇於承擔,願意耐心溝通協調不同的意見質。
林郁芳不畏逆境,樂觀進取,熱心參與公共事務,關懷弱勢,是互動共好教育理念實踐下的好典範。她參加學校志工服務社、康輔社,參加過仁愛之家關懷活動,也曾在校內和同伴發起募集物資義賣,全部所得濟助弱勢團體;假日募集發票、到玫瑰啟能中心幫忙、環保減塑宣導也是她常參與的活動。令人感動的是她一直積極推動「不棄養寵物」的觀念,在校園張貼自製的海報、利用時間到各班教室宣導、到學校附近社區向民眾宣導等。林芳郁物質生活並不富裕,但父母親給她充足的愛,也鼓勵她多關心社會議題及關懷弱勢,父親本從事木雕工作,後為求一穩定的生活,現於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木材利用實習工廠,從事約聘勞務工作,母親為採茶工,父母工作的關係及本身成長於竹山鹿谷地區,為高山茶重要產區,讓她對於高山林地開發種植茶葉及環境保護永續經營之間的衝突,產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加上她熱心公益的特質,她很感謝台大希望入學能錄取她,當初師長都覺得森林環境及資源學系是她生涯發展極為合適的選擇,她也會努力完成學業,持續關懷社會,貢獻所長。
-
新聞關鍵字:
寵物、 林明溱、 馬文君
‧ 竹山 、 錄取 、 台大 、 高中 、 獎學金 、 林芳郁 、 同學 、 優秀 、 成績 、 表現 、 入學 、 學校 、 工作 、 關懷 、 林明溱 、 嘉勉 、 兩位 、 朱以軒 、 家庭 、 學習 、 優異 、 希望 、 環境 、 學業 、 社會 、 團體 、 活動 、 弱勢 、 宣導 、 南投 、 大學 、 經濟 、 努力 、 森林 、 資源 、 學系 、 來自 、 中低收入戶 、 特別 、 鼓勵 、 完成 、 貢獻 、 父親 、 父母 、 在校 、 國中 、 第一名 、 父母親 、 互動 、 熱心‧ 學業 、 昭錫 、 林芳郁 、 關懷 、 優異 、 優秀 、 竹山鹿谷 、 台灣大學 、 表現 、 互動 、 入學 、 林明溱 、 學校 、 康輔社 、 資源 、 森林 、 蔡孟娥 、 同學 、 家庭 、 特別 、 台大 、 來自 、 高中 、 宣導 、 鼓勵 、 林郁芳 、 大學 、 募集 、 竹山高中 、 馬文君 、 錄取 、 中低收入戶 、 台大醫學系 、 南投 、 弱勢 、 林儒彬 、 工作 、 國中 、 紫南宮 、 林玉芬 、 參加 、 熱心 、 父母 、 嘉勉 、 獎學金 、 參與 、 竹山 、 團體 、 3萬元 、 學系‧ 林芳郁 、 康輔社 、 竹山高中 、 仁愛 、 玫瑰啟能中心 、 台大醫學系 、 台大 、 竹山 、 林明溱 、 林儒彬 、 林玉芬 、 朱以軒 、 蔡孟娥 、 南投 、 竹山國中 、 3萬元 、 林郁芳 、 馬文君 、 紫南宮 、 昭錫 、 竹山鹿谷 、 台灣大學‧ None
- 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
竹山
、
錄取
、
台大
、
高中
、
獎學金
、
林芳郁
、
同學
、
優秀
、
成績
、
表現
、
入學
、
學校
、
工作
、
關懷
、
林明溱
、
嘉勉
、
兩位
、
朱以軒
、
家庭
、
學習
、
優異
、
希望
、
環境
、
學業
、
社會
、
團體
、
活動
、
弱勢
、
宣導
、
南投
、
大學
、
經濟
、
努力
、
森林
、
資源
、
學系
、
來自
、
中低收入戶
、
特別
、
鼓勵
、
完成
、
貢獻
、
父親
、
父母
、
在校
、
國中
、
第一名
、
父母親
、
互動
、
熱心
‧
學業
、
昭錫
、
林芳郁
、
關懷
、
優異
、
優秀
、
竹山鹿谷
、
台灣大學
、
表現
、
互動
、
入學
、
林明溱
、
學校
、
康輔社
、
資源
、
森林
、
蔡孟娥
、
同學
、
家庭
、
特別
、
台大
、
來自
、
高中
、
宣導
、
鼓勵
、
林郁芳
、
大學
、
募集
、
竹山高中
、
馬文君
、
錄取
、
中低收入戶
、
台大醫學系
、
南投
、
弱勢
、
林儒彬
、
工作
、
國中
、
紫南宮
、
林玉芬
、
參加
、
熱心
、
父母
、
嘉勉
、
獎學金
、
參與
、
竹山
、
團體
、
3萬元
、
學系
‧
林芳郁
、
康輔社
、
竹山高中
、
仁愛
、
玫瑰啟能中心
、
台大醫學系
、
台大
、
竹山
、
林明溱
、
林儒彬
、
林玉芬
、
朱以軒
、
蔡孟娥
、
南投
、
竹山國中
、
3萬元
、
林郁芳
、
馬文君
、
紫南宮
、
昭錫
、
竹山鹿谷
、
台灣大學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