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公共充電站界面 充電聯盟籲採歐美CCS1規格
【記者方健龍新竹報導】近年來在全球電動車市場攀升下,臺灣對電動車的需求也順勢成長,連帶促進電動車充電設備蓬勃發展!為及早因應民眾與產業的需求,工研院攜手由裕電能源、拓連科技、台達電子、華城電機、飛宏科技、起而行綠能等近50家廠商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簡稱充電聯盟),近日齊聲建議公共充電站的電動車充電界面採用歐美最常用且支援直交流電的國際標準「CCS1」(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1)為主,透過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打造國內友善的充電環境,增進充電設備使用率,加速臺灣智慧運輸的發展。
「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技術產業推動聯盟」主席暨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表示,近年電動車市場加溫,亦帶動充電設施蓬勃發展,全球主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有四種,包括使用區域涵蓋歐美和加拿大的「通用規格CCS 1」;使用區域位於歐洲、紐澳、印度等的「通用規格CCS 2」;日規CHAdeMo;中國大陸規格GBT,臺灣均有業者投入開發,但市面上卻沒有共容的充電標準,廠商各自生產的電動車與充電設備,面臨無法兼容充電的情形。
胡竹生指出,工研院在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結合跨領域研發優勢,開發電動車技術,並於2020年成立充電聯盟,集結產官研的力量,串接廠商與消費者的需求,積極制定共容的電動車充電界面,充電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的電動車充電界面應採用支援直交流電的國際標準「CCS1」為主,協助政府建置公共充電站,以友善充電環境設施一起推動電動車發展。
公共充電站應以國際通用的充電規格為主,充電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應採用可支援直流電與交流電的「CCS1」插座界面作為主要充電規格,這是由於臺灣與美國電網環境相仿,及須與國內原有的交流充電站相容,加上考量消費者意見與政府建置功效,「CCS1」規格較適合臺灣環境與先前已布建的公共充電設施,以提高充電設備使用率,此產業共識也獲政府樂見其成,相關政府部門將規畫制定標準規範,以利接軌國際標準,建構完善的電動車運行環境。
充電聯盟除了制定統一充電規格外,今年也將訂定電動車與充電站、及充電站與充電平台的通訊規範,後續並將訂定相關驗證規範,確保充電安全性。未來,還預計規劃完整的電動車充電樁網路,建立電能管理系統,協助車輛到家戶(V2H)、車輛到電網(V2G)等應用普及,促進智慧充電管理。
充電聯盟由部會如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環保署;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公司;研究法人與測試單位如工研院、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相關公會有車輛工業公會、電機電子公會、車輛代理商公會及歐洲商會。
廠商包括國內外各大汽機車廠、巴士廠與充電營運商如裕電能源、拓連科技,及充電機製造商如台達電子、華城電機、飛宏科技、起而行綠能等近50家廠商組成,推動國內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技術、法規驗證與營運發展等任務,建構電動車充電產業生態鏈,並整合相關政策建言供政府參考。
圖說:「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充電界面採用歐美國際標準「CCS1」為主,透過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打造國內友善的充電環境。(圖/工研院提供)
「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技術產業推動聯盟」主席暨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表示,近年電動車市場加溫,亦帶動充電設施蓬勃發展,全球主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有四種,包括使用區域涵蓋歐美和加拿大的「通用規格CCS 1」;使用區域位於歐洲、紐澳、印度等的「通用規格CCS 2」;日規CHAdeMo;中國大陸規格GBT,臺灣均有業者投入開發,但市面上卻沒有共容的充電標準,廠商各自生產的電動車與充電設備,面臨無法兼容充電的情形。
胡竹生指出,工研院在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結合跨領域研發優勢,開發電動車技術,並於2020年成立充電聯盟,集結產官研的力量,串接廠商與消費者的需求,積極制定共容的電動車充電界面,充電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的電動車充電界面應採用支援直交流電的國際標準「CCS1」為主,協助政府建置公共充電站,以友善充電環境設施一起推動電動車發展。
公共充電站應以國際通用的充電規格為主,充電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應採用可支援直流電與交流電的「CCS1」插座界面作為主要充電規格,這是由於臺灣與美國電網環境相仿,及須與國內原有的交流充電站相容,加上考量消費者意見與政府建置功效,「CCS1」規格較適合臺灣環境與先前已布建的公共充電設施,以提高充電設備使用率,此產業共識也獲政府樂見其成,相關政府部門將規畫制定標準規範,以利接軌國際標準,建構完善的電動車運行環境。
充電聯盟除了制定統一充電規格外,今年也將訂定電動車與充電站、及充電站與充電平台的通訊規範,後續並將訂定相關驗證規範,確保充電安全性。未來,還預計規劃完整的電動車充電樁網路,建立電能管理系統,協助車輛到家戶(V2H)、車輛到電網(V2G)等應用普及,促進智慧充電管理。
充電聯盟由部會如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環保署;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公司;研究法人與測試單位如工研院、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相關公會有車輛工業公會、電機電子公會、車輛代理商公會及歐洲商會。
廠商包括國內外各大汽機車廠、巴士廠與充電營運商如裕電能源、拓連科技,及充電機製造商如台達電子、華城電機、飛宏科技、起而行綠能等近50家廠商組成,推動國內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技術、法規驗證與營運發展等任務,建構電動車充電產業生態鏈,並整合相關政策建言供政府參考。
圖說:「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充電界面採用歐美國際標準「CCS1」為主,透過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打造國內友善的充電環境。(圖/工研院提供)

-
新聞關鍵字:
中油公司、 交通、 台電、 環保、 綠能、 電動車
‧ 充電 、 電動車 、 充電站 、 公共 、 聯盟 、 車輛 、 界面 、 規格 、 臺灣 、 標準 、 環境 、 CCS1 、 產業 、 發展 、 工研院 、 廠商 、 技術 、 推動 、 國際 、 政府 、 統一 、 歐美 、 設備 、 科技 、 電動 、 電能 、 建議 、 採用 、 為主 、 國內 、 設施 、 相關 、 中心 、 公會 、 需求 、 電機 、 補充 、 支援 、 交流電 、 友善 、 通用 、 制定 、 規範 、 驗證 、 研究 、 近年 、 全球 、 市場 、 促進 、 蓬勃‧ 消費者 、 區域 、 驗證 、 中國大陸 、 歐美 、 共容 、 CCS1 、 開發 、 透過 、 界面 、 歐洲 、 標準 、 研究 、 測試 、 CHAdeMo 、 聯盟 、 支援 、 協助 、 能源 、 規格 、 政府 、 中油公司 、 通用 、 採用 、 充電 、 臺灣 、 充電聯盟 、 全球 、 科技 、 促進 、 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1 、 美國 、 方健龍 、 應用 、 電動 、 打造 、 設施 、 充電站 、 電網 、 補充 、 飛宏 、 技術 、 國際 、 蓬勃 、 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 、 建構 、 使用 、 台灣 、 需求 、 歐洲商會
- 新聞來源:民眾網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
充電
、
電動車
、
充電站
、
公共
、
聯盟
、
車輛
、
界面
、
規格
、
臺灣
、
標準
、
環境
、
CCS1
、
產業
、
發展
、
工研院
、
廠商
、
技術
、
推動
、
國際
、
政府
、
統一
、
歐美
、
設備
、
科技
、
電動
、
電能
、
建議
、
採用
、
為主
、
國內
、
設施
、
相關
、
中心
、
公會
、
需求
、
電機
、
補充
、
支援
、
交流電
、
友善
、
通用
、
制定
、
規範
、
驗證
、
研究
、
近年
、
全球
、
市場
、
促進
、
蓬勃
‧
消費者
、
區域
、
驗證
、
中國大陸
、
歐美
、
共容
、
CCS1
、
開發
、
透過
、
界面
、
歐洲
、
標準
、
研究
、
測試
、
CHAdeMo
、
聯盟
、
支援
、
協助
、
能源
、
規格
、
政府
、
中油公司
、
通用
、
採用
、
充電
、
臺灣
、
充電聯盟
、
全球
、
科技
、
促進
、
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1
、
美國
、
方健龍
、
應用
、
電動
、
打造
、
設施
、
充電站
、
電網
、
補充
、
飛宏
、
技術
、
國際
、
蓬勃
、
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
、
建構
、
使用
、
台灣
、
需求
、
歐洲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