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 確實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及消毒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11月14日表示,上週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南部出生8天大女嬰,10月中旬發病,因出現四肢抖動、呼吸急促及心搏過速等症狀收治住院,由於仍有全身性癲癇發作及心律不整情形,醫院遂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轉至兒童加護病房照護,個案經治療後狀況改善並已出院,經檢驗後確認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6型。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1月5日至11月11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831人次,較前一週(9,593人次)下降7.9%;近期就診人次呈下降趨勢,惟病毒持續於社區低度活動,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2023年累計11例重症(含1例死亡),分別為克沙奇A4型及克沙奇A6型各4例、2例腸病毒D68型、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疾管署提醒,目前國內氣候雖逐漸轉涼,但由於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活動,且無論成人、幼兒都有感染的可能,請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應確實做好手部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
由於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小孩,因此提醒大人工作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腸病毒大解密(圖:衛福部疾管署)
更多新聞報導:
112年12月起納入給付「冠狀動脈斑塊切割氣球導管與旋磨切除系統」 一年約1萬多人次受惠
器官捐贈拯救生命 愛的良善循環 112年度聯合頒獎典禮
疾病管制署11月14日表示,上週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南部出生8天大女嬰,10月中旬發病,因出現四肢抖動、呼吸急促及心搏過速等症狀收治住院,由於仍有全身性癲癇發作及心律不整情形,醫院遂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轉至兒童加護病房照護,個案經治療後狀況改善並已出院,經檢驗後確認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6型。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1月5日至11月11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831人次,較前一週(9,593人次)下降7.9%;近期就診人次呈下降趨勢,惟病毒持續於社區低度活動,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2023年累計11例重症(含1例死亡),分別為克沙奇A4型及克沙奇A6型各4例、2例腸病毒D68型、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疾管署提醒,目前國內氣候雖逐漸轉涼,但由於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活動,且無論成人、幼兒都有感染的可能,請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應確實做好手部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
由於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小孩,因此提醒大人工作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更多新聞報導:
112年12月起納入給付「冠狀動脈斑塊切割氣球導管與旋磨切除系統」 一年約1萬多人次受惠
器官捐贈拯救生命 愛的良善循環 112年度聯合頒獎典禮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