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攜手膳馨「轉譯」客家菜新風味吸客

膳馨民間創作料理公關副總蔡馨誼文(左)、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中)、總經理鄭乃綱展示三道創新客家料理。(圖/記者金武鳳攝,2025.7.16)
[NOWnews今日新聞] 客家菜在一般入印象中,是屬於家常菜。客家委員會為了提升客家菜「天花板」,讓傳統客家食材以全新樣貌進入現代飲食生活,與曾獲米其林指南五度推荐的台中膳馨集團合作,在膳馨兩家店推出3道創意料理,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今日親自品嚐,讚稱透過「轉譯」客家食材,體現了客家飲食的豐富多元與創造力。
邱星崴副主委表示,客委會落實賴清德總統的「客家六箭」政策,持續推動「客食(Ha-Food)」品牌,透過與全台知名飯店和餐廳合作,「轉譯」客家食材,打造讓大眾親近的多元客家飲食風格。

邱副主委強調,飲食是一個族群的靈魂,也是不同文化間最好的交流管道。有時候文化講半天不見得聽得懂,但是吃一口就知道,整個族群的文化價值,就在那口豐厚滋味中感受到。
他還提到客家菜有趣特質,就是不管吃的是一桌菜,或是客家粽或菜包,儘管口感不太一樣,味道總是很接近,就是那種「油鹹香」混合味,因為客家食材在炒料、醃漬、曝曬等方面,花費大量的勞力與時間,背後展現的是客家族群的勞動美學。

為了提升客家菜的價值,讓更多人認識背後的客家文化,客委會與很多知名餐廳合作,希望有新的「轉譯」方式,讓客家料理能與主流對話。邱副主委說,像是上周在君品飯店,把客家菜放在自助餐裡,客人在高檔自助餐也能吃到客家料理,提升了客家菜能見度。今天與膳馨的合作,也是希望在品嘗膳馨美食時,同時認識客家飲食文化。
膳馨餐飲集團總經理鄭乃綱表示,由主廚王韋荃精心研發的3道客家料理,分別是金莎醬花生豆腐、鹹豬肉酸高麗、酥小封,既保留客家風味,又有創新巧意,推出以來,不少客人指名上菜。9月11日前,在膳馨存中街創始店和市政店都可以吃到。

邱副主委今天品嚐後點評,鹹豬肉酸高麗的口感,有別於傳統做法,經過油炸將豬肉外皮煎得酥酥的,再搭配冷盤的梅乾菜,有種冷熱交替的口感,令人充滿驚喜。酥小封的豬五花肥瘦交織,佐料可搭配鹹菜干或桔醬,鹹中帶甘、酸中帶香,點出客家人樸實過日子的智慧,也體現了客家飲食的豐富多元與創造力。
相關新聞
迎暑假建商出招 北屯鉅虹美學館夏季藝術聯展登場
首屆世界賞鳥博覽會台中登場 鳥類變裝秀比賽暖身開跑
茶湯會公益聯名瑪利亞推勵志襪 羽球男神李洋現身力挺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