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女性藝術家聯展 大墩文化中心登場
記者謝依霖/台中報導
慶祝38國際婦女節,一年一度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自即日起至3月17日於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一、二館展出,集結118位台中女性藝術家,涵蓋老中青三代,更有8位80歲以上重量級前輩藝術家參展,她們至今仍然寄情於畫畫,透過藝術作品述說人生故事、經歷與回憶,精彩非凡,是一場不容錯過的藝術饗宴。
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7日上午舉辦盛大開幕式活動,市府副秘書長賴淑惠致詞時表示,該聯展從94年舉辦至今17年,是全國規模最具女力的限定展覽,今年參展人數118位再創紀錄,除了要感謝台中女性藝術家的熱烈參與,同時肯定女性藝術家的成就與貢獻,將本次聯展作品輯錄成冊,做為臺中市重要藝術文化資產。
市府副秘書長賴淑惠出席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開幕活動
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發起人之一、現年84歲的張淑美教授,今年參展油畫作品為「花神的創造」,畫中的花卉都是她曾經種過的花,她擅長以女性為題材創作,風格婉約清雅,善於展現色彩的微妙變化,朦朧的色彩充滿心靈喜悅,給人無窮深奧的感受。她回憶起剛開始學畫,在那個年代學畫是有錢人家子女專屬,她因為買不起畫布及畫框,到饅頭店購買麵粉袋剪開來當作畫布,撿拾廢棄木條拼湊成相框,用最克難的方式來學畫。
文化局長張大春指出,今年共有3組藝術家庭參與本次聯展,分別是擅長膠彩畫作的唐雙鳳、趙純妙母女;擅長油畫的林慧珍及擅繪膠彩的倪玉珊母女;擅長水彩畫的廖素鈴及油畫新銳梁軒瑜母女,這些藝術家庭象徵代代相傳的藝術成就與貢獻,也代表台中藝文底蘊的永續傳承與創新。
張大春說明,這次參展藝術家創作媒材,包括油畫、水彩、膠彩、墨彩、書法、篆刻、攝影、雕塑、美術工藝及其他(壓克力、複合媒材)等,題材從具象到抽象、人物到風景、傳統到現代,用女性特有的思辯方式表現對這個時代的觀點。
文化局指出,自民國94年起,每年在婦女節期間舉辦「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除表彰台中女性藝術家努力創作的成就之外,也希望能透過女性藝術家的視角,推動兩性平權的觀念,消除傳統文化的性別歧視,讓女性藝術家交流匯聚、連結彼此、相互激盪,形成持續發展藝術文化的力量。活動詳情可至大墩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 )查詢。
慶祝38國際婦女節,一年一度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自即日起至3月17日於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一、二館展出,集結118位台中女性藝術家,涵蓋老中青三代,更有8位80歲以上重量級前輩藝術家參展,她們至今仍然寄情於畫畫,透過藝術作品述說人生故事、經歷與回憶,精彩非凡,是一場不容錯過的藝術饗宴。
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7日上午舉辦盛大開幕式活動,市府副秘書長賴淑惠致詞時表示,該聯展從94年舉辦至今17年,是全國規模最具女力的限定展覽,今年參展人數118位再創紀錄,除了要感謝台中女性藝術家的熱烈參與,同時肯定女性藝術家的成就與貢獻,將本次聯展作品輯錄成冊,做為臺中市重要藝術文化資產。
市府副秘書長賴淑惠出席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開幕活動
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發起人之一、現年84歲的張淑美教授,今年參展油畫作品為「花神的創造」,畫中的花卉都是她曾經種過的花,她擅長以女性為題材創作,風格婉約清雅,善於展現色彩的微妙變化,朦朧的色彩充滿心靈喜悅,給人無窮深奧的感受。她回憶起剛開始學畫,在那個年代學畫是有錢人家子女專屬,她因為買不起畫布及畫框,到饅頭店購買麵粉袋剪開來當作畫布,撿拾廢棄木條拼湊成相框,用最克難的方式來學畫。
文化局長張大春指出,今年共有3組藝術家庭參與本次聯展,分別是擅長膠彩畫作的唐雙鳳、趙純妙母女;擅長油畫的林慧珍及擅繪膠彩的倪玉珊母女;擅長水彩畫的廖素鈴及油畫新銳梁軒瑜母女,這些藝術家庭象徵代代相傳的藝術成就與貢獻,也代表台中藝文底蘊的永續傳承與創新。
張大春說明,這次參展藝術家創作媒材,包括油畫、水彩、膠彩、墨彩、書法、篆刻、攝影、雕塑、美術工藝及其他(壓克力、複合媒材)等,題材從具象到抽象、人物到風景、傳統到現代,用女性特有的思辯方式表現對這個時代的觀點。
文化局指出,自民國94年起,每年在婦女節期間舉辦「台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除表彰台中女性藝術家努力創作的成就之外,也希望能透過女性藝術家的視角,推動兩性平權的觀念,消除傳統文化的性別歧視,讓女性藝術家交流匯聚、連結彼此、相互激盪,形成持續發展藝術文化的力量。活動詳情可至大墩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 )查詢。
-
新聞關鍵字:
展覽
‧ 女性 、 藝術家 、 聯展 、 藝術 、 台中 、 文化 、 大墩 、 台中市 、 參展 、 油畫 、 擅長 、 中心 、 作品 、 舉辦 、 活動 、 今年 、 成就 、 創作 、 母女 、 婦女節 、 17 、 118 、 至今 、 透過 、 市府 、 副秘書長 、 賴淑惠 、 94 、 參與 、 貢獻 、 臺中市 、 題材 、 色彩 、 學畫 、 畫布 、 方式 、 張大春 、 指出 、 家庭 、 膠彩 、 媒材 、 傳統 、 登場 、 記者 、 謝依霖 、 報導 、 慶祝 、 38 、 國際 、 一年‧ 今年 、 膠彩 、 畫布 、 家庭 、 創作 、 趙純妙 、 油畫 、 張大春 、 聯展 、 母女 、 至今 、 方式 、 媒材 、 藝術 、 參與 、 參展 、 謝依霖 、 副秘書長 、 臺中市 、 作品 、 文化局 、 色彩 、 林慧珍 、 擅長 、 賴淑惠 、 廖素鈴 、 中心 、 傳統 、 題材 、 婦女節 、 透過 、 市府 、 藝術家 、 台中市 、 指出 、 台中 、 文化 、 成就 、 大墩文化中心 、 唐雙鳳 、 大墩 、 活動 、 文化局長 、 女性 、 舉辦 、 梁軒瑜 、 張淑美 、 貢獻 、 倪玉珊‧ 張淑美 、 市府 、 文化局 、 唐雙鳳 、 張大春 、 台中市 、 賴淑惠 、 廖素鈴 、 台中 、 大墩文化中心 、 謝依霖 、 趙純妙 、 臺中市 、 梁軒瑜 、 林慧珍 、 倪玉珊 、 文化局長‧ None
- 新聞來源:台灣好新聞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
女性
、
藝術家
、
聯展
、
藝術
、
台中
、
文化
、
大墩
、
台中市
、
參展
、
油畫
、
擅長
、
中心
、
作品
、
舉辦
、
活動
、
今年
、
成就
、
創作
、
母女
、
婦女節
、
17
、
118
、
至今
、
透過
、
市府
、
副秘書長
、
賴淑惠
、
94
、
參與
、
貢獻
、
臺中市
、
題材
、
色彩
、
學畫
、
畫布
、
方式
、
張大春
、
指出
、
家庭
、
膠彩
、
媒材
、
傳統
、
登場
、
記者
、
謝依霖
、
報導
、
慶祝
、
38
、
國際
、
一年
‧
今年
、
膠彩
、
畫布
、
家庭
、
創作
、
趙純妙
、
油畫
、
張大春
、
聯展
、
母女
、
至今
、
方式
、
媒材
、
藝術
、
參與
、
參展
、
謝依霖
、
副秘書長
、
臺中市
、
作品
、
文化局
、
色彩
、
林慧珍
、
擅長
、
賴淑惠
、
廖素鈴
、
中心
、
傳統
、
題材
、
婦女節
、
透過
、
市府
、
藝術家
、
台中市
、
指出
、
台中
、
文化
、
成就
、
大墩文化中心
、
唐雙鳳
、
大墩
、
活動
、
文化局長
、
女性
、
舉辦
、
梁軒瑜
、
張淑美
、
貢獻
、
倪玉珊
‧
張淑美
、
市府
、
文化局
、
唐雙鳳
、
張大春
、
台中市
、
賴淑惠
、
廖素鈴
、
台中
、
大墩文化中心
、
謝依霖
、
趙純妙
、
臺中市
、
梁軒瑜
、
林慧珍
、
倪玉珊
、
文化局長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