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後看屋關鍵時機 房仲曝「衛生紙驗屋法」辨真偽

文/朱福山
「那天颱風剛過,我帶客戶去看一間九年屋。」知名房仲謝濱展笑說,當時他拿出衛生紙沿著窗框一擦,紙張立刻滲出水痕,果然驗出屋主以為沒問題、其實有滲水的房子。「這種狀況晴天都看不到,只有颱風後才知道哪裡會漏。」他說。

鳳凰颱風即將離境,對多數人而言是鬆口氣的時刻,對正在找房的購屋族卻是千載難逢「上天送的免費驗屋時機」。房產專家指出,颱風過後是觀察房屋體質的黃金關鍵期。比起大晴天的完美屋況,大雨更能揭露建物的結構弱點與隱藏瑕疵。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許多民眾慣於晴天賞屋,但豪雨後的屋況才是真實體質。颱風過後往往留下水痕、牆面起泡、排水孔淤塞等細節,若仔細觀察,就能分辨出屋況是否與晴天時有異、修繕是否完善。
從實務經驗來看,颱風後的屋況觀察可從三個層面著手。首先,窗邊與天花板的交界處往往最能反映防水工程的真實狀況。若發現矽利康龜裂、水漬泛黃、牆角發霉或油漆剝落,可能意味著屋頂或窗框防水層老化。
謝濱展建議民眾,此時可以拿出衛生紙來擦拭窗框,尤其要按壓四個角落,豪雨過後近日內,窗框牆體內滲水通常尚未全乾,一測便可驗出真實情形。
其次,若房屋曾經增建,例如陽台外推或屋頂加蓋,更要留意舊結構與新建部分的接合處,這裡常是滲水與結構鬆動的高風險區域。最後,地下室、停車場與社區排水系統的狀態也不容忽視。若低樓層仍殘留積水、水痕或排水緩慢,可能代表坡度設計不良或抽水設備老化。
「颱風後屋況最誠實。」謝濱展說,「屋主再怎麼粉刷、補漆,也遮不住剛被雨水洗過的痕跡。」對購屋族而言,這不只是看屋,更是觀察與議價的一次好時機。如開文謝濱展分享的那個近期真實案例,當時他馬上通知屋主估修繕費約3萬元,並在尚未成交前讓買方折價3萬元成交。
不僅如此,近年因高房價,不少民眾購屋選擇「境內移居」,對於搬往陌生生活圈的購屋族而言,颱風過後更能檢視區域的「抗災體質」。尤其是那些新興重劃區或新興地段,一場豪雨便能揭露公共建設是否完備,包括排水系統是否暢通、地下道是否積水、主要幹道交通是否阻塞。颱風天能讓城市韌性現形,這比任何建案DM都更真實。因此民眾在看屋之餘,也不妨在區內多繞繞。
隨著「境內移居」成為新常態,不少購屋族從雙北移往桃園,而台中或新竹尋找更高CP值的住宅環境,這時更應觀察「城市防災能力」是否跟得上人口移入速度。
謝濱展打趣表示:「現在資訊發達,只要哪裡積水、哪條路變成小河,Threads、社群馬上就會洗版。」現在要查某個區段會不會淹水,打關鍵字問網路大神,很快就會有網友幫忙回報現況實情。
過去颱風過後,看屋重點多放在屋況;如今隨著「境內移居」風氣興起,民眾不妨也把日後生活圈的防災與韌性納入賞屋清單,一併檢驗,才能規避未來購入滲水瑕疵屋的風險。
延伸閱讀》
買屋送裝潢,出事責任誰來扛?代銷薦證灰色地帶待釐清
買屋送裝潢暗藏陷阱專家教你3招避開裝修蟑螂
帶裝潢貸款輕鬆入住破除實品屋撿便宜迷思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颱風後看屋關鍵時機 房仲曝「衛生紙驗屋法」辨真偽 】
- 記者:住展房屋網
- 更多房產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