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燈籠迺大廟 國小提燈用熱情參與家鄉節慶文化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區漁會從2020年起,四健漁村文化推廣教育,結合土城國小在地文化課程,以象形文字為主體,彩繪元宵祈福燈籠,期能發揚傳統書畫藝術,為漁村學校教育注入一些藝術氣息,讓學生以行動參與「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一年一度元宵慶祝活動,惟因連續2年疫情影響,取消了學生最喜愛提燈踩街活動,學校級任老師為了不忍看到學生期待落空神情,提議利用元宵節當天早上,一起提著自己創作的燈籠踩街趣,學生隊伍從學校出發,所到之處,鄉親、家長們歡呼鼓掌聲不斷,碰巧遇見鞭春牛活動,學生和老師們都說這是第1次親眼見到元宵特有習俗文化活動。
學生陳宥澄說,「我可以讓爸媽、阿公阿嬤看到我畫的燈籠了」!南市區漁會四健推廣指導員陳寀穎說:「看到學生開心的笑臉,好療癒哦!令人忘卻學校四健推廣教育歷程的辛苦,期待從小培養漁村四健會員對於家鄉文化的歸屬與認同感,透過學生的實作與行動,凝聚學生的熱情共同祈求疫情儘快消跡,讓流傳已久的在地節慶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


-
新聞關鍵字:
在地
‧ 學生 、 文化 、 燈籠 、 學校 、 活動 、 四健 、 漁村 、 推廣 、 教育 、 元宵 、 看到 、 祈福 、 國小 、 提燈 、 熱情 、 參與 、 家鄉 、 節慶 、 區漁會 、 土城 、 藝術 、 行動 、 疫情 、 老師 、 期待 、 大廟 、 大成 、 記者 、 于郁金 、 臺南 、 報導 、 臺南市 、 2020 、 結合 、 課程 、 象形 、 文字 、 主體 、 彩繪 、 期能 、 發揚 、 傳統 、 書畫 、 注入 、 一些 、 氣息 、 正統 、 鹿耳門 、 聖母廟 、 一年‧ 文化 、 臺南 、 學校 、 國小 、 四健 、 參與 、 土城國小 、 推廣 、 活動 、 漁村 、 老師 、 家鄉 、 疫情 、 藝術 、 節慶 、 陳宥澄 、 元宵 、 教育 、 臺南市區 、 土城 、 陳寀穎 、 燈籠 、 于郁金 、 學生 、 提燈 、 熱情 、 看到 、 大成報 、 行動 、 期待 、 祈福 、 鹿耳門聖母廟‧ None
- 新聞來源:大成報
- 更多社會新聞 »
‧
學生
、
文化
、
燈籠
、
學校
、
活動
、
四健
、
漁村
、
推廣
、
教育
、
元宵
、
看到
、
祈福
、
國小
、
提燈
、
熱情
、
參與
、
家鄉
、
節慶
、
區漁會
、
土城
、
藝術
、
行動
、
疫情
、
老師
、
期待
、
大廟
、
大成
、
記者
、
于郁金
、
臺南
、
報導
、
臺南市
、
2020
、
結合
、
課程
、
象形
、
文字
、
主體
、
彩繪
、
期能
、
發揚
、
傳統
、
書畫
、
注入
、
一些
、
氣息
、
正統
、
鹿耳門
、
聖母廟
、
一年
‧
文化
、
臺南
、
學校
、
國小
、
四健
、
參與
、
土城國小
、
推廣
、
活動
、
漁村
、
老師
、
家鄉
、
疫情
、
藝術
、
節慶
、
陳宥澄
、
元宵
、
教育
、
臺南市區
、
土城
、
陳寀穎
、
燈籠
、
于郁金
、
學生
、
提燈
、
熱情
、
看到
、
大成報
、
行動
、
期待
、
祈福
、
鹿耳門聖母廟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