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回鄉!黃土水珍稀作品回娘家 國美館1/22開箱

(勁報記者張亞痕/臺中報導)臺灣現代美術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於日本新潟縣佐渡市的作品〈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經文化部及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與佐渡市政府,於去(109)年5月完成協議書簽署,同意將〈山本悌二郎〉胸像石膏雕塑出借3年給國美館進行修復、翻製原作典藏及規劃展覽。國美館22日舉行「流轉回鄉―黃土水作品開箱」記者會,由文化部長李永得、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與多位藝文界前輩,共同見證珍稀的黃土水作品重現在臺灣故鄉。
李永得表示,黃土水是偉大的前輩藝術家,也是第一位留日的臺籍藝術家,作品多次入選帝展,是開啟一代藝術風氣的先行者。文化部近年致力於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這次從日本佐渡市迎回黃土水作品,是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期許國美館以2年為期,完成作品的修復及翻製,並盡力找尋黃土水的作品,與其他近代雕塑家的作品共同展出,以完整呈現臺灣雕塑藝術發展的脈絡。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認為,藝術作品與時空、土地多有連結,例如〈水牛群像〉呈現日治時期臺灣農村的風貌;而〈山本悌二郎〉也蘊含時代的故事,將透過國美館的研究及整理與大眾見面。尋回散落在外的前輩藝術家作品及重建藝術史,是國美館的任務,立法院也將持續支持前瞻計畫,推動國美館成為臺灣藝術的櫥窗及對外的窗口。
梁永斐指出,重建臺灣主體性的藝術史是國美館的重要使命;而越在地化、越主體性,就越能展現臺灣文化的強大,進而推動全民美學。這次黃土水〈山本悌二郎〉歸鄉,有賴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謝長廷及旅日舞蹈家若林素子的協調與聯繫;〈山本悌二郎〉胸像並由國美館委託的專業藝術品包裝運輸公司,在去年12月14日在漫天風雪中運送上最後一班船。12月21日經東京安全抵達國美館,恰逢黃土水逝世90週年紀念日,別具紀念意義。
而國美館典藏庫房,是國內最好的典藏空間之一,未來3年將對胸像進行修復、翻製與研究典藏;也期待未來能夠尋回更多佚失在外的臺灣藝術家作品,更完整臺灣藝術史。
國美館說明,〈山本悌二郎胸像〉後續將委託臺灣與日本的雕塑修復、翻製專家團隊,進行原作修復翻製典藏合作計畫;並規劃修復成果展覽等,讓前輩藝術家的作品能早日與大眾見面。也期盼臺灣文化藝術圖像拼圖,不僅在政府與民間結合,同時把能量擴展至臺日之間政府的交流;更期待在國家「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支持下,尋回更多散落海外的臺灣美術遺珍。
目前國美館典藏有〈水牛群像〉及〈釋迦出山〉等2件原件翻製作品;其中黃土水最後遺作國寶〈水牛群像〉是以淺浮雕的技法創作大型雕塑,描繪臺灣傳統農村牧童與水牛閒緻之景,常設於國美館大廳、是來館者第一件接觸到的館方典藏品。
梁永斐特別感謝旅日若林素子老師,自108年起便熱心協助此案;2年間先後拜訪前任市長山浦基裕及現任市長渡邊龍五,促成這次的合作案。
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化部、國美館人員無法親往佐渡市,由駐日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謝長廷與文化部駐日文化中心主任王淑芳,在10月間前往拜會渡邊龍五;謝長廷對於日方積極促成〈山本悌二郎胸像〉返臺表達謝意,也期許臺灣及日本未來在文化交流上有更深入的合作。
渡邊龍五也肯定文化部及國美館對於文化資產保存及修復的規劃與用心,希望藉此開啟臺日更多元交流的機會。
22日除了李永得、蔡其昌、梁永斐,另包括黃土水家屬林麗純、臺灣史學者李欽賢、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長蒲浩志、藝術家謝里法、倪朝龍及蒲浩明、東海大學院長林文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任白適銘均出席,共同見證臺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回娘家」。

-
新聞關鍵字:
新冠肺炎、 李永得、 蔡其昌、 謝長廷、 館長
‧ 臺灣 、 國美館 、 作品 、 黃土水 、 山本 、 二郎 、 修復 、 藝術家 、 文化 、 胸像 、 文化部 、 典藏 、 雕塑 、 前輩 、 藝術 、 藝術史 、 日本 、 佐渡 、 梁永斐 、 重建 、 水牛 、 代表 、 22 、 重要 、 進行 、 規劃 、 共同 、 這次 、 群像 、 尋回 、 計畫 、 駐日 、 謝長廷 、 未來 、 交流 、 渡邊 、 龍五 、 流轉 、 回鄉 、 珍稀 、 娘家 、 開箱 、 美術 、 雕塑家 、 石膏 、 國立 、 完成 、 原作 、 展覽 、 見證‧ 規劃 、 旅日 、 修復 、 胸像 、 見證 、 珍稀 、 藝術家 、 流轉 、 市長 、 展覽 、 山浦基裕 、 石膏 、 促成 、 最後 、 完整 、 佐渡市 、 文化部長 、 東海大學 、 國美館 、 尋回 、 委託 、 代表 、 群像 、 原作 、 日文化中心 、 若林素子 、 文化 、 重要 、 典藏 、 蒲浩志 、 散落 、 黃土水 、 渡邊龍 、 作品 、 共同 、 完成 、 開啟 、 日方 、 白適銘 、 山本悌二郎 、 水牛群像 、 臺灣 、 研究 、 娘家 、 蒲添生 、 李永得 、 文化部 、 主任 、 林素子 、 林麗純‧ 山本悌二郎 、 蔡其昌 、 謝長廷 、 李欽賢 、 梁永斐 、 東京 、 釋迦 、 日方 、 佐渡市 、 林麗純 、 臺灣 、 蒲添生 、 國美館 、 黃土水 、 李永得 、 旅日 、 東海大學 、 新潟縣 、 文化部 、 林文海 、 王淑芳 、 文化部長 、 日本 、 日文化中心 、 渡邊龍 、 謝里法 、 蒲浩志 、 張亞痕 、 蒲浩明 、 山浦基裕 、 白適銘 、 臺中 、 山本悌 、 臺北 、 政府 、 立法院 、 倪朝龍 、 若林素子 、 林素子‧ None
- 新聞來源:勁報
- 更多社會新聞 »
‧
臺灣
、
國美館
、
作品
、
黃土水
、
山本
、
二郎
、
修復
、
藝術家
、
文化
、
胸像
、
文化部
、
典藏
、
雕塑
、
前輩
、
藝術
、
藝術史
、
日本
、
佐渡
、
梁永斐
、
重建
、
水牛
、
代表
、
22
、
重要
、
進行
、
規劃
、
共同
、
這次
、
群像
、
尋回
、
計畫
、
駐日
、
謝長廷
、
未來
、
交流
、
渡邊
、
龍五
、
流轉
、
回鄉
、
珍稀
、
娘家
、
開箱
、
美術
、
雕塑家
、
石膏
、
國立
、
完成
、
原作
、
展覽
、
見證
‧
規劃
、
旅日
、
修復
、
胸像
、
見證
、
珍稀
、
藝術家
、
流轉
、
市長
、
展覽
、
山浦基裕
、
石膏
、
促成
、
最後
、
完整
、
佐渡市
、
文化部長
、
東海大學
、
國美館
、
尋回
、
委託
、
代表
、
群像
、
原作
、
日文化中心
、
若林素子
、
文化
、
重要
、
典藏
、
蒲浩志
、
散落
、
黃土水
、
渡邊龍
、
作品
、
共同
、
完成
、
開啟
、
日方
、
白適銘
、
山本悌二郎
、
水牛群像
、
臺灣
、
研究
、
娘家
、
蒲添生
、
李永得
、
文化部
、
主任
、
林素子
、
林麗純
‧
山本悌二郎
、
蔡其昌
、
謝長廷
、
李欽賢
、
梁永斐
、
東京
、
釋迦
、
日方
、
佐渡市
、
林麗純
、
臺灣
、
蒲添生
、
國美館
、
黃土水
、
李永得
、
旅日
、
東海大學
、
新潟縣
、
文化部
、
林文海
、
王淑芳
、
文化部長
、
日本
、
日文化中心
、
渡邊龍
、
謝里法
、
蒲浩志
、
張亞痕
、
蒲浩明
、
山浦基裕
、
白適銘
、
臺中
、
山本悌
、
臺北
、
政府
、
立法院
、
倪朝龍
、
若林素子
、
林素子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