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開台四百慶元宵 燈會原鄉展風華
燈會原鄉北港為迎接元宵燈節到來,由圓環顏思齊紀念碑經巷弄老街至水道頭文化園區,以「時光蘊河」為題規劃五大燈區,佈置絢麗的光影藝術,巷弄燈區則邀請在地藝師創作各種融合北港文化、宗教、歷史的主題花燈,讓遊客穿梭於街區巷弄之間發掘在地特色。
縣長張麗善表示,北港人在媽祖的搖籃中孕育成長,歷年元宵盛典朝天宮迎媽祖更猶如北港人的小過年,1965年在北港朝天宮舉辦了第一屆元宵節花燈展,更帶動全國燈會熱潮,今年以北港鎮為立基,整體鄉鎮區域為主體,規劃五大光環境,將「燈會原鄉在北港」、「開台四百,乘風破浪思路探索」、「時光蘊河」三主軸,由顏思齊紀念碑至水道頭文化園區,以一種時光歷程的方式呈現「時光淵遠,文蘊河流」,國定古蹟朝天宮也是最大的主燈,運用光雕技術,讓朝天宮在夜色降臨後璀璨閃耀。
張麗善也說,深受大家喜愛的老街巷弄則以「牛轉乾坤、天地交泰」為題,邀請北港在地藝師運用不同工藝媒材進行創作,並以傳統鼓仔燈營造老街璀燦氛圍,讓遊客藉由探尋街區內傳統產業店舖、特色景點、美食小吃之餘,同時享受元宵佳節提燈遊街的樂趣。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今年在主視覺設計特別凸顯北港是台灣的燈會原鄉,水道頭的「水」融合燈會原鄉的「光」,並邀請吳季如書法家題字,透過老師運筆墨線的動勢韻味,表現燈會原鄉的時光溯源,展現北港百年工藝的靈魂傳承,燙金的題字亦如北港媽祖在新年為鄉親祈願祝福,奔向嶄新的一年。
陳璧君還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台各地燈會均取消,因此縣府更加著重在環境光影藝術的展現,將所有藝術作品質量大幅提升,將視覺觀賞舒適度及整體展區環境呈現,帶大家一起感受燈會原鄉的新春魅力;亦提醒大家如要前往觀賞,切記做好防疫措施,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做好自主管理,保護自己也守護他人。
北港燈會從2月25日至3月14日(每晚6時至7時30分)每日均有贈送限量牛年小提燈活動,遊客可於水道頭文化園區、老街巷弄、北港顏思齊圓環、朝天宮、入口意象籠光蘊(民生路與民主路)等,在五大光環境間最少2處拍照打卡後,再將照片上傳至慢遊雲林FB,標籤「#燈會原鄉在北港」,即可於水道頭文化園區服務台兌換牛年限量小提燈1份,每天限量50份。
圖說:燈會原鄉北港正式啟燈,邀請全國民眾由顏思齊紀念碑經巷弄老街至水道頭文化園區,穿梭於街區巷弄之「時光蘊河」,發掘在地特色。(記者陳昭宗拍攝)
縣長張麗善表示,北港人在媽祖的搖籃中孕育成長,歷年元宵盛典朝天宮迎媽祖更猶如北港人的小過年,1965年在北港朝天宮舉辦了第一屆元宵節花燈展,更帶動全國燈會熱潮,今年以北港鎮為立基,整體鄉鎮區域為主體,規劃五大光環境,將「燈會原鄉在北港」、「開台四百,乘風破浪思路探索」、「時光蘊河」三主軸,由顏思齊紀念碑至水道頭文化園區,以一種時光歷程的方式呈現「時光淵遠,文蘊河流」,國定古蹟朝天宮也是最大的主燈,運用光雕技術,讓朝天宮在夜色降臨後璀璨閃耀。
張麗善也說,深受大家喜愛的老街巷弄則以「牛轉乾坤、天地交泰」為題,邀請北港在地藝師運用不同工藝媒材進行創作,並以傳統鼓仔燈營造老街璀燦氛圍,讓遊客藉由探尋街區內傳統產業店舖、特色景點、美食小吃之餘,同時享受元宵佳節提燈遊街的樂趣。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今年在主視覺設計特別凸顯北港是台灣的燈會原鄉,水道頭的「水」融合燈會原鄉的「光」,並邀請吳季如書法家題字,透過老師運筆墨線的動勢韻味,表現燈會原鄉的時光溯源,展現北港百年工藝的靈魂傳承,燙金的題字亦如北港媽祖在新年為鄉親祈願祝福,奔向嶄新的一年。
陳璧君還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台各地燈會均取消,因此縣府更加著重在環境光影藝術的展現,將所有藝術作品質量大幅提升,將視覺觀賞舒適度及整體展區環境呈現,帶大家一起感受燈會原鄉的新春魅力;亦提醒大家如要前往觀賞,切記做好防疫措施,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做好自主管理,保護自己也守護他人。
北港燈會從2月25日至3月14日(每晚6時至7時30分)每日均有贈送限量牛年小提燈活動,遊客可於水道頭文化園區、老街巷弄、北港顏思齊圓環、朝天宮、入口意象籠光蘊(民生路與民主路)等,在五大光環境間最少2處拍照打卡後,再將照片上傳至慢遊雲林FB,標籤「#燈會原鄉在北港」,即可於水道頭文化園區服務台兌換牛年限量小提燈1份,每天限量50份。
圖說:燈會原鄉北港正式啟燈,邀請全國民眾由顏思齊紀念碑經巷弄老街至水道頭文化園區,穿梭於街區巷弄之「時光蘊河」,發掘在地特色。(記者陳昭宗拍攝)
-
新聞關鍵字:
口罩、 在地、 媽祖、 小吃、 張麗善、 打卡、 防疫
‧ 北港 、 燈會 、 原鄉 、 巷弄 、 水道 、 文化 、 時光 、 老街 、 園區 、 朝天宮 、 元宵 、 顏思齊 、 邀請 、 環境 、 紀念碑 、 蘊河 、 藝術 、 遊客 、 街區 、 特色 、 媽祖 、 今年 、 限量 、 開台 、 圓環 、 為題 、 規劃 、 燈區 、 光影 、 藝師 、 創作 、 融合 、 穿梭 、 發掘 、 張麗善 、 表示 、 全國 、 整體 、 大光 、 呈現 、 運用 、 工藝 、 傳統 、 陳璧君 、 題字 、 展現 、 觀賞 、 做好 、 小提燈 、 百慶‧ 穿梭 、 表示 、 北港 、 文化 、 台灣 、 園區 、 燈區 、 時光 、 傳統 、 做好 、 張麗善 、 運用 、 北港鎮 、 今年 、 陳璧君 、 巷弄 、 雲林 、 燈會 、 邀請 、 藝師 、 元宵 、 光影 、 吳季如 、 觀賞 、 遊客 、 原鄉 、 整體 、 朝天宮 、 特色 、 媽祖 、 街區 、 創作 、 環境 、 融合 、 規劃 、 題字 、 展現 、 蘊河 、 工藝 、 小提燈 、 呈現 、 圓環 、 北港朝天宮 、 陳昭宗 、 水道頭文化園區 、 顏思齊 、 老街 、 發掘 、 為題 、 四百慶‧ None
- 新聞來源:勁報
- 更多社會新聞 »
‧
北港
、
燈會
、
原鄉
、
巷弄
、
水道
、
文化
、
時光
、
老街
、
園區
、
朝天宮
、
元宵
、
顏思齊
、
邀請
、
環境
、
紀念碑
、
蘊河
、
藝術
、
遊客
、
街區
、
特色
、
媽祖
、
今年
、
限量
、
開台
、
圓環
、
為題
、
規劃
、
燈區
、
光影
、
藝師
、
創作
、
融合
、
穿梭
、
發掘
、
張麗善
、
表示
、
全國
、
整體
、
大光
、
呈現
、
運用
、
工藝
、
傳統
、
陳璧君
、
題字
、
展現
、
觀賞
、
做好
、
小提燈
、
百慶
‧
穿梭
、
表示
、
北港
、
文化
、
台灣
、
園區
、
燈區
、
時光
、
傳統
、
做好
、
張麗善
、
運用
、
北港鎮
、
今年
、
陳璧君
、
巷弄
、
雲林
、
燈會
、
邀請
、
藝師
、
元宵
、
光影
、
吳季如
、
觀賞
、
遊客
、
原鄉
、
整體
、
朝天宮
、
特色
、
媽祖
、
街區
、
創作
、
環境
、
融合
、
規劃
、
題字
、
展現
、
蘊河
、
工藝
、
小提燈
、
呈現
、
圓環
、
北港朝天宮
、
陳昭宗
、
水道頭文化園區
、
顏思齊
、
老街
、
發掘
、
為題
、
四百慶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