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有選擇」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年度特展 攜手扶輪社為青年開創新希望
【威傳媒記者林惠婷報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2025年1月至8月統計,全台青少年嫌疑犯人數達10,790人,創歷年新高,其中超過八成的少年在離開矯正學校三年內,再度陷入高風險處境。數字背後不僅是司法議題,更是家庭支持系統、教育資源與社會接納之間的失衡警訊。

為了讓社會重新理解這群年輕人的處境,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於10月31日上午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7B館舉辦「如果,還有選擇」2025年度特展開幕記者會。活動邀請愛心公益大使夏于喬出席,並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黃齡玉、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專委楊雅如、磊山保險經紀人董事長李佳蓉,以及國際扶輪3481地區第八分區九個扶輪社代表共同參與,展現社會各界關懷力量的匯聚。
擔任公益大使的夏于喬以行動支持協會理念,現場與職訓少女一同製作雞蛋糕,溫暖互動象徵著「一份甜點,也能是一段人生的轉折」。夏于喬分享說:「在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一種勇敢,那是重新選擇、重新相信自己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會迷惘,但只要願意被陪伴,就能找到出口。」她呼籲社會大眾給予理解與機會,「當社會願意多給一次選擇,孩子們就有機會走出不同的人生路。」

國際扶輪3481地區第八分區助理總監高樹森在現場介紹扶輪社與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長期合作歷程。早在十年前,台北西區扶輪社前社長李文正便申請扶輪國際獎助金,捐贈「貓培你飛行動廚房」餐車,至今持續運作,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今年服務計畫由第八分區的台北想像扶輪社接棒,致力於協助少年培養職場技能,拓展職涯多元視野。
第八分區助理總監高樹森表示:「我們今天以扶輪日的形式,邀請各社代表齊聚華山,展示八分區各社的特色與社區服務計畫,讓社會大眾了解扶輪如何團結行善。」他強調扶輪社的精神在於「親手做服務」,而台北想像扶輪社更將例會地點設在「未來咖啡」,讓每一餐都成為做公益的行動。社友也定期與青少年分享創業歷程與職涯經驗,讓他們看見工作的價值與成就感,培養正確的職場態度。更進一步地,扶輪社也計畫與協會合作開設專業技能課程,讓青少年具備可實踐的職場能力。

扶輪社作為資源提供者與機會創造者,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則是第一線的專業輔導者。雙方攜手,為陷入困境的年輕人點亮重返社會的希望之光。
「如果,還有選擇」展覽以影像、互動裝置與真實故事為主軸,帶領觀眾走進更生少年的生命歷程,理解他們在有限條件中努力尋找出路的勇氣。透過此次展覽,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與扶輪社以行動傳達:即使錯過過去的選擇,仍能擁有重新出發的機會。當社會願意伸出手,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未來。
圖片提供:國際扶輪3481地區第八分區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記者:威傳媒Nancy
- 更多社會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