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黑盒》特展作品首度亮相!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台灣獨家徵臉計畫「留臉忘返」 國際大師為台灣兒童打造全新創作
高雄市立美術館重開館國際特展《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將於1月23日(週六)正式登場。高美館於今(19)日舉辦《黑盒》特展開箱啟動記者會,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主力贊助台新銀行代表-周美紅副總經理、贊助單位美術館之友聯誼會劉如容會長等人的共同見證下,正式揭開美國錄像藝術家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本次特別為展覽創作的全新作品〈留臉忘返〉的神秘面紗,正式公開亮相。
奥斯勒作為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同時也是新媒體藝術史上第一位將2D影像轉換為3D錄像雕塑的藝術家,在70-80年代,便以單頻道影像及裝置奠定其歷史地位,90年代更將影像投影到枕型布面並創造出〈娃娃〉系列等深具鮮明奧斯勒風格之作品。結合獨特且創新的錄像雕塑、雕塑與展演,奧斯勒將影像自二維空間中解放,實驗影像虛實交錯的介面,創造獨特且變動的影像空間。
一向對於臉部識別系統非常感興趣的奧斯勒談及,他思考著在博物館中所展示的肖像畫以畫筆或攝影照片等媒介來描繪人類臉部的結構、光線以及表情,畫作透過這些元素傳達出人像的靈魂;然而,臉部識別這樣新技術的發明,奧斯勒則將其視為一種「當代的肖像畫」──僅只透過分析人臉視覺特徵訊息進行身份識別的科技,不斷觀察我們的生活。在本次的特展中,高美館更邀請奥斯勒為《黑盒》特展打造一件專屬台灣兒童的全新作品,透過高美館發起的「留臉忘返-台灣獨家徵臉計劃」,向全台6-10歲的小朋友發出徵件邀請,最後奧斯勒在近50組報名者中,特別選出來自台南的徐筱樂同學,以此為其「臉部識別」系列創作全新作品,該作在疊加著演算法結點的幾何圖像中,將孩童臉部表情與電子輪廓互相結合,同時,奧斯勒也在錄像裝置中呈現了所有參與徵臉企劃之孩童的局部面容,以帶著科幻感的奇特作品,探索科技與人類間的關係。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表示,特別感謝遠從美國紐約而來的藝術家湯尼.奧斯勒,以及傾力挹注資源並慷慨支持本次特展的民間企業,主力贊助台新銀行,以及上揚國際建築團隊、信源企業以及美術館之友聯誼會等贊助企業機構。公私部門齊心促成本次展出,期透過高美館與世界知名藝術大師的合作,提升美術館的專業性、創意性、公共性、多元性與國際競爭力,展現法人化後高美館作為城市美術館的更多可能性。
李館長亦談及,高美館自2018年以來,接續與英國泰德美術館、日本森美術館以及和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等享譽國際的博物美術館所聯名合作策辦特展,此次透過展覽策略上的轉化與推進,首度以藝術家為主軸的品牌想像,透過與藝術家工作室的合作策劃自製特展,來呈現當代跨界藝術大師奧斯勒在亞洲首次的大型展覽,展現法人化後高美館持續上升的策展專業與營運能量;於此同時,籌劃於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透過奧斯勒《黑盒》一展,也希望能夠引領觀眾反思科技「無所不能」的神話,並進一步思考藝術在疫情之際所存在的意義。
作為贊助代表,美術館之友聯誼會劉如容會長欣喜表示,過往在國際大型藝術展會上,奧斯勒的作品總是最能吸引眾人目光,本次在高美館所規劃的亞洲最大規模個展更是讓她十分期待,並讚許李玉玲館長總是嘗試帶來美術館多元風貌的可能性,一再吸引著她從台北來到高雄,希冀全台觀眾也都能從各地前來高美館欣賞精彩展出。而本次獲選成為奧斯勒新作的徐筱樂同學則俏皮地提及,看到作品中有很多人的眼睛、嘴巴在自己的臉上跳來跳去覺得很有趣,學校同學替她的入選感到很驕傲!而為徐筱樂拍攝並報名徵件企劃的爸爸徐偉能先生則表示,以前就希望作品能在高美館展出,此次以這樣特別的方式參與展出一圓夢想非常開心。
《黑盒-幻魅於形》一展開啟顯影空間內部的神秘未知及源起,透過光線與科學喻象所展開之無限可能。在光影、影像科技、聲音與詩文交錯之間,模擬人類和情感特徵,創造宛如附有生命的雕塑個體,並以幽默又譏諷的語彙,引領觀者穿梭於影像空間,探索個體心靈、精神及大眾文化及現代科技之虛實。此次亞洲首次大型個展展出之經典錄像裝置作品,實驗短片及電影作品,呈現奥斯勒自早期生涯至今其影像創作軌跡。
於此同時,1月23日特展開幕當日下午2時,高美館更邀請藝術家奧斯勒主講《超譯黑盒》跨域系列講座重磅首場,以「莫測高深」為題,透過其創作脈絡作為起點,帶領聽眾探索隱藏於黑盒中的神秘符碼。當日凡持《黑盒-幻魅於形》展覽有價票券者,本場講座可免費入場參與。更多展覽詳情請至特展官網tonyoursler.kmfa.gov.tw查詢。(圖/記者張淑慧拍攝)
【特展資訊】
展覽名稱: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
展覽時間:2021年1月23日至5月16日,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一、除夕休館)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1-103展覽室
特展官網:www.tonyoursler.kmfa.gov.tw
-
新聞關鍵字:
台南、 電影、 館長
‧ 奧斯 、 高美館 、 特展 、 美術館 、 作品 、 黑盒 、 影像 、 透過 、 展覽 、 國際 、 錄像 、 藝術家 、 高雄 、 創作 、 贊助 、 本次 、 臉部 、 科技 、 展出 、 台灣 、 全新 、 幻魅 、 湯尼 、 館長 、 特別 、 藝術 、 雕塑 、 空間 、 識別 、 徵臉 、 留臉 、 大師 、 市立 、 23 、 正式 、 玉玲 、 之友 、 聯誼會 、 美國 、 神秘 、 裝置 、 系列 、 人類 、 邀請 、 徐筱樂 、 同學 、 呈現 、 參與 、 探索 、 表示‧ 贊助 、 創作 、 徐偉能 、 引領 、 孩童 、 獨家 、 留臉忘返 、 首度 、 打造 、 台北 、 可能性 、 市立 、 徐筱樂 、 系列 、 大型 、 大師 、 官網 、 李玉玲 、 3D 、 奧斯勒 、 肖像畫 、 觀眾 、 藝術 、 結合 、 當代 、 台南 、 表示 、 人類 、 獨特 、 代表 、 娃娃 、 展出 、 希望 、 高雄 、 呈現 、 影像 、 吸引 、 黑盒 、 銀行 、 正式 、 展現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實驗 、 參與 、 超譯黑盒 、 英國泰德美術館 、 美術館 、 首次 、 主力 、 台新‧ 美國 、 徐筱樂 、 台新銀行 、 張淑慧 、 高美館 、 周美紅 、 奧斯勒 、 英國泰德美術館 、 台南 、 台北 、 湯尼.奧斯勒 、 徐偉能 、 李玉玲 、 台灣 、 劉如容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高雄 、 日本森美術館 、 美國紐約‧ Tony Oursler 、 3D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大成報
- 更多體育新聞 »
‧
奧斯
、
高美館
、
特展
、
美術館
、
作品
、
黑盒
、
影像
、
透過
、
展覽
、
國際
、
錄像
、
藝術家
、
高雄
、
創作
、
贊助
、
本次
、
臉部
、
科技
、
展出
、
台灣
、
全新
、
幻魅
、
湯尼
、
館長
、
特別
、
藝術
、
雕塑
、
空間
、
識別
、
徵臉
、
留臉
、
大師
、
市立
、
23
、
正式
、
玉玲
、
之友
、
聯誼會
、
美國
、
神秘
、
裝置
、
系列
、
人類
、
邀請
、
徐筱樂
、
同學
、
呈現
、
參與
、
探索
、
表示
‧
贊助
、
創作
、
徐偉能
、
引領
、
孩童
、
獨家
、
留臉忘返
、
首度
、
打造
、
台北
、
可能性
、
市立
、
徐筱樂
、
系列
、
大型
、
大師
、
官網
、
李玉玲
、
3D
、
奧斯勒
、
肖像畫
、
觀眾
、
藝術
、
結合
、
當代
、
台南
、
表示
、
人類
、
獨特
、
代表
、
娃娃
、
展出
、
希望
、
高雄
、
呈現
、
影像
、
吸引
、
黑盒
、
銀行
、
正式
、
展現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實驗
、
參與
、
超譯黑盒
、
英國泰德美術館
、
美術館
、
首次
、
主力
、
台新
‧
美國
、
徐筱樂
、
台新銀行
、
張淑慧
、
高美館
、
周美紅
、
奧斯勒
、
英國泰德美術館
、
台南
、
台北
、
湯尼.奧斯勒
、
徐偉能
、
李玉玲
、
台灣
、
劉如容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高雄
、
日本森美術館
、
美國紐約
‧
Tony Oursler
、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