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彭旭明成大理學論壇大師開講 分子之美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舉辦4場理學論壇大師開講,2日首場邀請中研院院士彭旭明發表「分子之美」專題演講;彭旭明以淺顯易懂的言語,運用圖像、照片與3D模型輔助,讓學生理解分子原理及箇中奧妙,領略科學與美學結合迷人之處。
彭旭明指出,「分子之美」構想是受美國科學家羅德.霍夫曼教授1990年發表在《美學與藝術評論》期刊論文與臺大化學系教授金必耀分子串珠模型所啟發,希望用繪圖、圖片或真實3D模型,將許多精美分子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大家用眼睛就能看到什麼是結構化學。
彭旭明表示,萬物都是由原子、分子組成,認識原子與分子是知識份子應具備基本素養,由原子組成分子,是讓純物質保持化學性質最小單位,當化學反應時,分子內部用來連接原子的化學鍵斷裂,使原子重新組合形成另一個分子,這個分子將擁有不一樣特性,可能是反應活性改變,也可能是有特殊光學性質或電磁特性。
彭旭明說,目前已知分子種類超過2,000萬種,可是為了追求更好生活品質、提高人類健康水準,化學家仍持續不斷開發新的分子,期待藉由它們蘊藏特殊性質或變化萬千反應,開啟另一種可能。
成大理學院院長陳淑慧表示,彭旭明教授在美國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後,回國任教臺灣大學化學系,曾擔任該系系主任及臺灣大學副校長,專門研究無機化學、結晶學與奈米科學等,在分子導線(金屬串)研究,更是名揚國際,曾獲得教育部學術獎、國家講座、總統科學獎等榮譽,並於1998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了讓更多學生一睹大師風範,大師論壇也開放給非化學系學生聆聽,成大師生都有很大收穫。
理學院在3月至5月舉辦4場理學論壇,由大師開講為成大9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除第1場彭旭明院士演講外,還有3月12日臺大前代理校長、物理系特聘教授張慶瑞主講「General knowledge for quantum technology of modern citizens」、4月20日中研院院士、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牟中原主講「Mesoporous Silica for Applications」、5月11日中研院院士、臺大生化所特聘研究講座教授王惠鈞「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Small molecules,biologics and cell therapies」等3場。
彭旭明指出,「分子之美」構想是受美國科學家羅德.霍夫曼教授1990年發表在《美學與藝術評論》期刊論文與臺大化學系教授金必耀分子串珠模型所啟發,希望用繪圖、圖片或真實3D模型,將許多精美分子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大家用眼睛就能看到什麼是結構化學。
彭旭明表示,萬物都是由原子、分子組成,認識原子與分子是知識份子應具備基本素養,由原子組成分子,是讓純物質保持化學性質最小單位,當化學反應時,分子內部用來連接原子的化學鍵斷裂,使原子重新組合形成另一個分子,這個分子將擁有不一樣特性,可能是反應活性改變,也可能是有特殊光學性質或電磁特性。
彭旭明說,目前已知分子種類超過2,000萬種,可是為了追求更好生活品質、提高人類健康水準,化學家仍持續不斷開發新的分子,期待藉由它們蘊藏特殊性質或變化萬千反應,開啟另一種可能。
成大理學院院長陳淑慧表示,彭旭明教授在美國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後,回國任教臺灣大學化學系,曾擔任該系系主任及臺灣大學副校長,專門研究無機化學、結晶學與奈米科學等,在分子導線(金屬串)研究,更是名揚國際,曾獲得教育部學術獎、國家講座、總統科學獎等榮譽,並於1998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了讓更多學生一睹大師風範,大師論壇也開放給非化學系學生聆聽,成大師生都有很大收穫。
理學院在3月至5月舉辦4場理學論壇,由大師開講為成大9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除第1場彭旭明院士演講外,還有3月12日臺大前代理校長、物理系特聘教授張慶瑞主講「General knowledge for quantum technology of modern citizens」、4月20日中研院院士、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牟中原主講「Mesoporous Silica for Applications」、5月11日中研院院士、臺大生化所特聘研究講座教授王惠鈞「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Small molecules,biologics and cell therapies」等3場。
-
新聞關鍵字:
教育部、 陳淑慧
‧ 分子 、 彭旭明 、 教授 、 化學 、 大師 、 院士 、 原子 、 成大 、 論壇 、 臺大 、 化學系 、 理學 、 開講 、 之美 、 大學 、 理學院 、 中研院 、 模型 、 學生 、 性質 、 反應 、 研究 、 舉辦 、 發表 、 演講 、 3D 、 科學 、 美學 、 美國 、 表示 、 組成 、 特性 、 特殊 、 臺灣 、 講座 、 特聘 、 主講 、 for 、 中研院士 、 大成 、 記者 、 于郁金 、 臺南 、 報導 、 國立 、 成功 、 日首場 、 邀請 、 專題 、 淺顯‧ 化學 、 發表 、 教育部 、 臺灣大學 、 Structure 、 大學 、 分子 、 3D 、 反應 、 美國 、 組成 、 General 、 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 、 大師 、 特性 、 中研院 、 成大 、 舉辦 、 牟中原 、 系系 、 美學與藝術評論 、 臺大生化所 、 美學 、 于郁金 、 化學系 、 臺南 、 理學院 、 中研 、 教授 、 張慶瑞 、 大成報 、 成大理學院 、 金必耀 、 王惠鈞 、 模型 、 學生 、 物理系 、 研究 、 中央研究院 、 講座 、 特殊 、 表示 、 陳淑慧 、 論壇 、 臺灣 、 臺大 、 羅德.霍夫曼 、 臺灣大學化學系 、 彭旭明 、 院士
- 新聞來源:大成報
- 更多體育新聞 »
‧
分子
、
彭旭明
、
教授
、
化學
、
大師
、
院士
、
原子
、
成大
、
論壇
、
臺大
、
化學系
、
理學
、
開講
、
之美
、
大學
、
理學院
、
中研院
、
模型
、
學生
、
性質
、
反應
、
研究
、
舉辦
、
發表
、
演講
、
3D
、
科學
、
美學
、
美國
、
表示
、
組成
、
特性
、
特殊
、
臺灣
、
講座
、
特聘
、
主講
、
for
、
中研院士
、
大成
、
記者
、
于郁金
、
臺南
、
報導
、
國立
、
成功
、
日首場
、
邀請
、
專題
、
淺顯
‧
化學
、
發表
、
教育部
、
臺灣大學
、
Structure
、
大學
、
分子
、
3D
、
反應
、
美國
、
組成
、
General
、
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
、
大師
、
特性
、
中研院
、
成大
、
舉辦
、
牟中原
、
系系
、
美學與藝術評論
、
臺大生化所
、
美學
、
于郁金
、
化學系
、
臺南
、
理學院
、
中研
、
教授
、
張慶瑞
、
大成報
、
成大理學院
、
金必耀
、
王惠鈞
、
模型
、
學生
、
物理系
、
研究
、
中央研究院
、
講座
、
特殊
、
表示
、
陳淑慧
、
論壇
、
臺灣
、
臺大
、
羅德.霍夫曼
、
臺灣大學化學系
、
彭旭明
、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