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結盟中信造船 聯手培育台灣潛艇人才
國立中山大學創全國大專校院先例,研發「MIT小型潛艇」,繼今年1月與台灣國際造船公司結盟後,今(4日)再與中信造船集團簽約,由校長鄭英耀與中信造船集團董事長韓碧祥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投入產學合作,共同開發先進水下載具、培育海洋工程人才、開展國防產業合作及推展共創事業。此外,也與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結盟,共同發展水下科技等國防相關產業。
中山大學與中信造船聚焦人才培育議題,雙方共同表示,隨著先進水下技術的發展,海洋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勢必增加,為鼓勵中山大學學生投入水下科技研發,雙方將推出「水下科研技術學程」,除提供學生獎助學金與工讀機會,也會讓學生利用暑假前往旗津造船廠工讀或實習,讓學生從做中學,升級台灣海洋工程人才,力促學生「畢業即就業」。
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強調,中山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水下載具研發中心,其研發的全台第一艘「雙載水下載具(MUV)」,已成功於台南安平港完成水下8米動力航行測試,具備實海水下動力航行實力;學校對這艘MIT小型潛艇的前景充滿信心,高雄在地的造船業界更是一片看好,包括:台船、中信造船等,都相繼與中山結盟,「中山大學非常期待透過高雄在地產學合作,將港都打造為台灣發展水下科技的重鎮」。
中信造船韓碧祥董事長表示,中信造船集團是台灣製造最多鋼鋁船舶的公司,建造種類從海巡署巡防艦、貨輪、客輪、油品化學輪、高科技研究船、超低溫冷凍船到遊艇都有,現今唯獨在潛艦國造部分,尚在突破階段。這次與中山大學結盟,除了可在水下載人載具、水下無人載具的研發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甚至有機會發展成為潛艦國造計畫中的一環。
在水下載具的「軟體升級」方面,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主任王朝欽表示,水下科技發展首重水中通訊,學校將與中信造船聯手,在水下載具中導入聲納陣列、人工智慧AI,並共同研製能夠強化水下訊號傳遞的信號收集器,在「硬體升級」方面,則將聯手打造「第二代MUV」,用一半金屬、一半壓克力創造180度視野,隨著可見範圍的擴增,未來可應用的範圍也更廣,包括:可用於水下探勘、救援、觀光、維修、採樣等,甚至可配合政府潛艦國造政策,應用於水下救援與救難。
中山大學與中信造船聚焦人才培育議題,雙方共同表示,隨著先進水下技術的發展,海洋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勢必增加,為鼓勵中山大學學生投入水下科技研發,雙方將推出「水下科研技術學程」,除提供學生獎助學金與工讀機會,也會讓學生利用暑假前往旗津造船廠工讀或實習,讓學生從做中學,升級台灣海洋工程人才,力促學生「畢業即就業」。
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強調,中山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水下載具研發中心,其研發的全台第一艘「雙載水下載具(MUV)」,已成功於台南安平港完成水下8米動力航行測試,具備實海水下動力航行實力;學校對這艘MIT小型潛艇的前景充滿信心,高雄在地的造船業界更是一片看好,包括:台船、中信造船等,都相繼與中山結盟,「中山大學非常期待透過高雄在地產學合作,將港都打造為台灣發展水下科技的重鎮」。
中信造船韓碧祥董事長表示,中信造船集團是台灣製造最多鋼鋁船舶的公司,建造種類從海巡署巡防艦、貨輪、客輪、油品化學輪、高科技研究船、超低溫冷凍船到遊艇都有,現今唯獨在潛艦國造部分,尚在突破階段。這次與中山大學結盟,除了可在水下載人載具、水下無人載具的研發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甚至有機會發展成為潛艦國造計畫中的一環。
在水下載具的「軟體升級」方面,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主任王朝欽表示,水下科技發展首重水中通訊,學校將與中信造船聯手,在水下載具中導入聲納陣列、人工智慧AI,並共同研製能夠強化水下訊號傳遞的信號收集器,在「硬體升級」方面,則將聯手打造「第二代MUV」,用一半金屬、一半壓克力創造180度視野,隨著可見範圍的擴增,未來可應用的範圍也更廣,包括:可用於水下探勘、救援、觀光、維修、採樣等,甚至可配合政府潛艦國造政策,應用於水下救援與救難。
-
新聞關鍵字:
人工智慧、 台南、 在地、 觀光
‧ 水下 、 造船 、 中山 、 大學 、 中信 、 載具 、 台灣 、 研發 、 發展 、 結盟 、 人才 、 學生 、 合作 、 共同 、 科技 、 聯手 、 培育 、 潛艇 、 集團 、 雙方 、 海洋 、 工程 、 國防 、 產業 、 表示 、 升級 、 潛艦 、 國造 、 MIT 、 小型 、 公司 、 校長 、 鄭英耀 、 董事長 、 韓碧祥 、 投入 、 產學 、 先進 、 技術 、 工讀 、 機會 、 全台 、 中心 、 MUV 、 動力 、 航行 、 學校 、 高雄 、 包括 、 方面‧ 海洋 、 合作 、 國立中山大學 、 方面 、 研發 、 集團 、 投入 、 公司 、 產業 、 人才 、 王朝欽 、 高雄 、 聯手 、 董事長 、 MUV 、 培育 、 韓碧祥 、 一半 、 救援 、 包括 、 升級 、 鄭英耀 、 科技 、 機會 、 中信造船集團 、 學生 、 大學 、 校長 、 工程 、 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 、 MIT 、 水下 、 海巡署 、 潛艦 、 中山大學 、 潛艇 、 台灣 、 表示 、 台南 、 旗津造船廠 、 技術 、 中信 、 中山 、 先進 、 學校 、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 國防 、 發展 、 結盟 、 動力
- 新聞來源:勁報
- 更多體育新聞 »
‧
水下
、
造船
、
中山
、
大學
、
中信
、
載具
、
台灣
、
研發
、
發展
、
結盟
、
人才
、
學生
、
合作
、
共同
、
科技
、
聯手
、
培育
、
潛艇
、
集團
、
雙方
、
海洋
、
工程
、
國防
、
產業
、
表示
、
升級
、
潛艦
、
國造
、
MIT
、
小型
、
公司
、
校長
、
鄭英耀
、
董事長
、
韓碧祥
、
投入
、
產學
、
先進
、
技術
、
工讀
、
機會
、
全台
、
中心
、
MUV
、
動力
、
航行
、
學校
、
高雄
、
包括
、
方面
‧
海洋
、
合作
、
國立中山大學
、
方面
、
研發
、
集團
、
投入
、
公司
、
產業
、
人才
、
王朝欽
、
高雄
、
聯手
、
董事長
、
MUV
、
培育
、
韓碧祥
、
一半
、
救援
、
包括
、
升級
、
鄭英耀
、
科技
、
機會
、
中信造船集團
、
學生
、
大學
、
校長
、
工程
、
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
、
MIT
、
水下
、
海巡署
、
潛艦
、
中山大學
、
潛艇
、
台灣
、
表示
、
台南
、
旗津造船廠
、
技術
、
中信
、
中山
、
先進
、
學校
、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
國防
、
發展
、
結盟
、
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