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漳州1/不是武俠小說!這裡藏著天地會、聖王廟和圓形宇宙

溯源漳州1/不是武俠小說!這裡藏著天地會、聖王廟和圓形宇宙
土樓是台灣人到福建旅遊必看景點。(圖/陳曼儂攝)

[周刊王CTWANT] 漳州不只有山珍海味,還藏著台灣人祖先的DNA。CTWANT記者踏進福建漳州,這座看似低調的城市,像一部打開的族譜,從唐朝的開漳聖王、清代的天地會,到客家土樓的圓形宇宙,每一段都跟台灣有關。

「我們這裡十塊捐贈的惠匾,有九塊是來自台灣。」創立於唐朝、西元684年,位於漳州的雲霄威惠祖廟,管委會秘書長吳源鑫帶著CTWANT記者到大殿,拜訪目前仍在祭祀,全球最古老、至少500年歷史的開漳聖王神像,香火裊裊、絡繹不絕的信眾們安靜參拜,氣氛祥和。

「據傳從這裡分靈到台灣的至少有300多座,在東南亞也有近百座,經過文化傳播、開漳聖王廟也跟著後裔一起遷徙到世界各地。」吳源鑫說,如果不是因為疫情與近來兩岸關係,每年有上萬名台灣同胞來這裡。


溯源漳州1/不是武俠小說!這裡藏著天地會、聖王廟和圓形宇宙
開漳聖王是閩南與台灣文化的連結。(圖/陳曼儂攝)

不管是朝聖、團圓、拜拜或還願,兩岸交流都很熱絡,有一年甚至超過2萬名台灣人來此,所以廟方還特別開通了臉書帳號,就是要讓更多海外信徒共享文化。

身為發源地的漳州,當然也會在每年農曆二月中旬、聖王誕辰時讓「老王爺」出巡、宛如全城的嘉年華。

開漳聖王陳元光和父親陳政,是唐朝派去開發漳州的將軍,率領八十七姓中原士族南下,建立漳州郡,平定暴亂、引進農作技術,他的事蹟後來被神格化,成為漳州人、潮汕人,甚至台灣漳州移民的守護神。

如果要看開漳聖王的故居,可以去燕翼宮,主委陳嘉川帶CTWANT記者看當時建的古井居然還存在。他說,這裡有紀載著開漳八十七姓的祖譜,所以漳州人都視他為共主,「台灣數千家的王爺信仰,主神大多來自這,像是台南馬公廟是馬仁將軍、澎湖的李府王爺廟、金門的朱府爺廟,都是當年跟聖王一起來的,都講河洛話。」


溯源漳州1/不是武俠小說!這裡藏著天地會、聖王廟和圓形宇宙
高溪廟藏著天地會的故事。(圖/陳曼儂攝)

高溪廟觀音亭寺管委會主委方太章帶著CTWANT記者來看這個元末明初建立、也是祭拜開漳聖王的廟,但這座廟較小且古樸,屋頂橫樑上留著已斑駁褪色的明朝鎏金裝飾。方太章說,清順治年間,鄭成功要收復台灣前,曾到廟內拜拜祈求勝利,廟方也幫忙募資,後來如願打敗異族,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也有表現。

而且「這是當年天地會結盟起義的地點。」他神祕地眨眼,要有暗語、手勢才知道是「自己人」。金庸小說《鹿鼎記》提到的天地會,圍繞在主角韋小寶和陳近南間,其實歷史上真的有這個組織。

方太章說,清朝火燒少林寺後,提喜祖師鄭開逃回福建老家,躲在這裡當和尚,因為地處山間、隱蔽性較強,偷偷發展組織、收留殘部,後來慢慢發展成天地會,的確有反清、抵抗暴政的打算,但沒有要復明,被政府鎮壓後潛蹤各地,其中一隊成了台灣洪門的源頭,據說,海外各地的新幫主要接任時,不少會來這裡拜碼頭。


溯源漳州1/不是武俠小說!這裡藏著天地會、聖王廟和圓形宇宙
漳州的布袋木偶戲與台灣的布袋戲常交流。(圖/陳曼儂攝)

而更多台灣人熟知的漳州特色,當然還有布袋木偶戲了,跟台灣的布袋戲很像,兩岸也常交流、不斷更新技術與表演方式,在漳州古鎮表演館演出時,場場爆滿。

還有埋藏在山裡的各式土樓,有圓有方,其中漳州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有方樓和圓樓,遠看像是「四菜一湯」。

世界各國的觀光客也很喜歡參觀裕昌樓,建於西元1308年,距今700年歷史,據說是建屋師傅因為忙、把地基做好後就留下弟子善後,沒想到大徒弟為了炫技,故意把梁柱都做歪一邊、但非常穩固,反而成了最有特色的「東歪西斜樓」,目前還有不少居民住著,靠山那側家家戶戶的一樓廚房都有獨立水井,算是當年的豪宅,一旁的導遊說「土匪搶土豪、土豪建土樓」,其實當年大部分的人只有茅草屋可以住。


溯源漳州1/不是武俠小說!這裡藏著天地會、聖王廟和圓形宇宙
土樓是過去漳州人為了抵抗外敵而建。(圖/陳曼儂攝)

福建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傳說在1980年代、美國衛星拍到這裡建築物,還有亮光與煙霧出現,看起來像飛碟,還被誤認為在研發核子導彈的大型基地,讓美國白宮嚇到馬上派人以學者、攝影師身份進入,才發現這只是傳統民居,儘管這故事沒被證實,不過福建土樓也因此聲名大噪,成為各國遊客的打卡聖地。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人氣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