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頂上的耀眼人生 陳篡地回顧展

彰化縣文化局為紀念本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剪黏保存者陳篡地老師,辦理「廟頂上的耀眼人生-陳篡地回顧展」,即日起至110年1月24日,在彰化縣立美術館五樓展示室展出,展覽分為剪黏、泥塑、交趾陶三大區,更特別展出陳篡地生平所做第一件交趾陶作品。
陳篡地老師巧奪天工的技法,讓廟頂上的神化故事栩栩如生,曾經參與很多重大資產的修復工程,如彰化聖王廟、鹿港文武廟、台南城隍廟等,縣府於109年通過陳篡地老師為「剪黏」技藝的保存者,並提報中央登錄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然而很遺憾老師因身體不適就醫,發現罹患肝癌末期而離開人間,但還是很讚嘆老師一生對於「剪黏」及交趾燒技藝的堅持與傳承,為了紀念陳老師而舉辦這項展覽,並也有紀錄片記載老師各時期作品及修復古蹟的經歷,包括一生第一件交趾陶作品等,都一併完整的呈現,非常難得,跡留史傳,邀請所有鄉親能前來欣賞。
王縣長表示,老師從事這工作已半世紀,感念老師對「剪黏」與宗教的堅持和努力,幸好技術有傳承給他兒子等人,期待他們繼續發揚光大,現場也設置剪黏素材拼貼DIY體驗區,讓以往只能在廟頂上看到的素材,大家都能在這裡親近、貼近,也謝謝大家的一起付出。彰化有很多人間國寶、很多傳技藝,要如何傳承,且希望更多年輕人回鄉,把這些特色變成輕旅行,讓更多人知道,這是現在努力的目標,感謝在議會的支持下,針對年輕人推出創業基金、青年住宅等,希望年輕人能留下來一起打拚,傳承並發揚光大,重現彰化榮光。
陳篡地兒子陳威豪說,父親一生都奉獻在交趾陶這項技藝,印象中父親從不休息,就連小時候全家出遊,出遊的地點也都是到要修復的宮廟工地,雖然如此,但每次看到父親都是笑容滿面樂在其中,不喊累!今日也是用喜悅的心情來參與爸爸這場畢業典禮,感謝所有曾為父親付出的人,也感謝父親的第一傳人邱創修,也感謝王惠美縣長對於父親的肯定,期待未來老家能規劃申請成立地方剪黏博物館,希望將這份堅持與熱忱延續下去。(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
新聞關鍵字:
王惠美
‧ 老師 、 篡地 、 剪黏 、 父親 、 保存 、 廟頂 、 交趾陶 、 技藝 、 感謝 、 彰化縣 、 資產 、 技術 、 作品 、 修復 、 彰化 、 一生 、 堅持 、 傳承 、 希望 、 年輕人 、 耀眼 、 人生 、 回顧展 、 紀念 、 文化 、 展出 、 展覽 、 第一件 、 參與 、 人間 、 這項 、 所有 、 縣長 、 努力 、 兒子 、 期待 、 發揚光大 、 素材 、 看到 、 一起 、 付出 、 更多 、 出遊 、 文化局 、 本縣 、 辦理 、 即日 、 起至 、 110 、 24‧ 父親 、 議會 、 耀眼 、 剪黏 、 付出 、 傳承 、 縣長 、 DIY 、 人間 、 彰化縣 、 更多 、 一起 、 修復 、 聖王廟 、 人生 、 出遊 、 年輕人 、 兒子 、 看到 、 保存 、 資產 、 期待 、 陳威豪 、 彰化縣立美術館 、 努力 、 彰化縣文化局 、 回顧展 、 展覽 、 參與 、 陳篡地 、 鹿港 、 所有 、 素材 、 陳篡 、 中央 、 文武廟 、 感謝 、 彰化 、 技藝 、 堅持 、 一生 、 老師 、 王惠美 、 邱創修 、 交趾陶 、 廟頂 、 紀念 、 發揚光大 、 作品 、 技術‧ DIY
- 新聞來源:大台灣旅遊網
- 更多旅遊新聞 »
‧
老師
、
篡地
、
剪黏
、
父親
、
保存
、
廟頂
、
交趾陶
、
技藝
、
感謝
、
彰化縣
、
資產
、
技術
、
作品
、
修復
、
彰化
、
一生
、
堅持
、
傳承
、
希望
、
年輕人
、
耀眼
、
人生
、
回顧展
、
紀念
、
文化
、
展出
、
展覽
、
第一件
、
參與
、
人間
、
這項
、
所有
、
縣長
、
努力
、
兒子
、
期待
、
發揚光大
、
素材
、
看到
、
一起
、
付出
、
更多
、
出遊
、
文化局
、
本縣
、
辦理
、
即日
、
起至
、
110
、
24
‧
父親
、
議會
、
耀眼
、
剪黏
、
付出
、
傳承
、
縣長
、
DIY
、
人間
、
彰化縣
、
更多
、
一起
、
修復
、
聖王廟
、
人生
、
出遊
、
年輕人
、
兒子
、
看到
、
保存
、
資產
、
期待
、
陳威豪
、
彰化縣立美術館
、
努力
、
彰化縣文化局
、
回顧展
、
展覽
、
參與
、
陳篡地
、
鹿港
、
所有
、
素材
、
陳篡
、
中央
、
文武廟
、
感謝
、
彰化
、
技藝
、
堅持
、
一生
、
老師
、
王惠美
、
邱創修
、
交趾陶
、
廟頂
、
紀念
、
發揚光大
、
作品
、
技術
‧
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