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錢進海外ETF 首季對外證券投資淨增逾200億美元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第1季國際收支,經常帳續呈順差,金融帳則連續55季淨流出。今年以來,投資人趕搭美國聯準會降息前的末班車,大筆資金流入海外債券ETF,央行官員表示,這是證券投資資產規模擴增至1年來新高的因素之一。

央行統計,113年第1季經常帳順差291.1億美元,較去年同季增加99.1億美元,金融帳淨資產增加291.9億美元,呈現連55季淨流出;央行準備資產減少3.3億美元。

經常帳方面,其中商品貿易順差243.1億美元,較去年同季增加123.1億美元,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升溫,出口擴增;服務收支逆差為25.4億美元,主因是旅行支出增加。

央行官員表示,按照最新數據,台灣民眾出國人數已經差不多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外國人來台則還未恢復,出國人數遠大於來台人數的情況下,服務收支續呈逆差。

金融帳方面,第1季直接投資淨資產增加22.4億美元;證券投資淨資產增加180.8億美元,其中,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230.6億美元,主要是居民增持國外債券所致。

媒體詢問,先前國內掀起購買海外債券ETF熱潮,希望搭上美國降息前的末班車,是否為居民對外證券投資規模擴增的關鍵,央行官員回答,確實是原因之一。

而金融帳連續55季淨流出,央行解釋,經常帳順差的國家,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表示該國資金淨流出;經常帳有順差的國家,如日本、新加坡、韓國、德國及台灣等,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

至於今年第1季準備資產罕見呈現減少,央行官員說明,國際收支是流量的概念,準備資產與外匯存底的連動性高,而今年以來新台幣趨貶,央行為了維持匯市穩定、進場調節,使得外匯存底金額下滑。

另外,媒體關注金融帳淨資產增加大於經常帳順差,央行官員解釋,2數據其實差異不大,加上編國際收支帳時,會有遺漏誤差,不需要特別解讀此狀況。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