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仍低迷 1至4月土地出讓收入年減逾10%

中國房市仍低迷,拖累整體經濟未有明顯起色。中國財政部公布,今年前4個月全國稅收收入年減4.9%,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走弱。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年減10.4%,反映民眾購房意願不足,房企減少買地。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財政部20日公布最新財政收支情況。今年前4個月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人民幣8.09兆元(約新台幣36兆),年減2.7%,降幅較第一季略為擴大。

中國財政部解釋,收入下滑原因包括2023年中推出4項減稅政策等。扣除這些特殊因素,前4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成長2%左右,仍略低於第一季。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和非稅收入組成,以前者為主。稅收被稱為「經濟晴雨表」。

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稅收收入約6.6兆元,年降4.9%,扣除特殊因素影響後可比成長0.5%左右。在各項稅收中,前4個月與股市相關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年減52.7%,主要與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徵稅有關。

數據顯示,前4個月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有所走弱,其中契稅年減7.1%,較第一季略為擴大;土地增值稅收入增幅由正轉負。

盡管前4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略有擴大,但前4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仍年增3.5%,這與財政部4月已下達超過8兆元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指標,及去年底增發的1兆元國債資金加快使用有關。這使前4個月廣義基建投資有7.8%,保持較高增幅。

除了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外,以地方賣地收入為主的政府性基金,也是中國財政一大重要項目。

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3兆元,年減7.7%;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1.05兆元,年減10.4%。

報導表示,地方前4個月土地出讓收入降幅較第一季有所擴大,反映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居民購房意願不足,房地產開發商資金緊縮,導致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減少。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