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輔助調控血糖,除了飲食控制很重要之外,還有1件事一定要做


中醫輔助調控血糖,除了飲食控制很重要之外,還有1件事一定要做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糖尿病在中醫來說,是指「消渴症」。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中醫師陳旺全指出,古代不知「糖尿」問題,而是視患者有「三消」情形而定,即出現「上消」多渴,「中消」多食與「下消」多尿情況。

減肥10%,可改善胰島素分泌

消渴症與先天不足(即所謂基因與遺傳)有關,身體虛弱加上營養失調,尤其早期環境不好,總在逢年過節時會過食肥甘、膏粱厚味或酗酒過度,造成內熱、損耗津液,或有「七情為病、勞傷過度」情況,即大喜大悲,情緒壓力過大,或怒氣傷肝,影響肝醣轉換功能,五臟失衡,胰臟受損,以致身體糖分調節功能失常。

現代人更常見女性懷孕因內分泌變化而致血糖異常,出現妊娠糖尿問題,或是產下巨嬰,過度肥胖、代謝異常,或是車禍意外損及胰臟,或是藥物傷害如吃多了類固醇、利尿劑、動情素等,導致糖尿病上身。若是過度肥胖所致,陳旺全表示,患者只要能減重5~10%,就可有效改善胰島素的分泌。

「消渴症」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往往要到感覺疲倦,或有其他相關病變,像是口渴、尿多、易餓、視力不清、消瘦、傷口不易癒合、皮膚搔癢、手腳麻,才會想到尋求醫師協助,才發覺原來已患糖尿病。

飲食控管最重要

對糖尿病患來說,飲食的控管最為重要。陳旺全強調,白米、白麵類或精緻甜點蛋糕等,容易導致血糖增加的澱粉類不宜吃,主食類最好是選小米、燕麥等五穀雜糧類,帶殼或含胚芽者也佳,除富含維生素,也含高量可溶性或不可溶性纖維素的多醣類,就是複合式澱粉,消化吸收時間較慢,會延緩血糖上升。

糖尿病患平時可常吃含糖分低且對血糖控制有幫助的食材,蔬菜至少吃3份以上,水果1天2次,每次不宜超過半碗的量,而且甜度高的水果更要有所節制,也應補充礦物質,尤其是含鉻(對胰島素細胞有作用)、鋅、鎂、鈣、硒等,除葉菜類中含有之外,包括全穀類、堅果類也富含這些微量元素,有助血糖的控制。

降血糖一定要運動

糖尿病患一定要運動,陳旺全指出,運動能增加肌肉吸收血液中葡萄糖的作用,並幫助肝醣轉換、儲存與代謝,避免血糖快速飆高。建議每日3餐飯後就散步走路15分鐘,以促進肌肉吸收血中的葡萄糖。

此外,每週2~3次的慣性運動應維持,快走或游泳都是適合的運動;若是不方便出門運動,建議可在室內做保健操,像是做「剪刀操」,每天做15~20分鐘就有良好的運動效果。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他服用10年中藥險洗腎!醫示警「危險中藥材」別碰 逆轉招式曝
·「3中藥材」泡熱水喝,可降低膽固醇防中風,但記得吃飽再喝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