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就忍,少吃止痛藥,吃多了會傷腎?腎臟科教授來解答


能忍就忍,少吃止痛藥,吃多了會傷腎?腎臟科教授來解答

不一定。有的傷肝、有的傷腎。

藥物對腎臟的傷害,部分來自於藥物在體內腎小管造成結晶、長期大量使用損害腎小管與間質細胞、甚至令身體出現自體免疫反應引發腎病變等。而容易導致腎臟損傷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藥、部分抗腫瘤藥物、來路不明的中草藥等,其中止痛藥與中草藥因取得容易,最常遭到濫用。

一般來說,止痛藥依據藥性、作用機轉不同,對器官傷害的程度也不一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文宏說,臨床常用的止痛藥中,以乙醯胺酚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及鴉片類藥物為主,其中,乙醯胺酚因可直接作用於腦部阻斷疼痛的傳導,不會傷腎,但服用過量可能造成肝臟的負擔,使用上仍須小心。

至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牙痛、經痛等一般性疼痛的緩解,但服用後要多補充水分,以加強代謝。「這類藥物就不適合腎功能不好、腸胃不好的患者,避免讓病情惡化。」而常用於抑制癌症患者的鴉片類止痛藥,有較強的止痛效果,對腎臟的傷害小。

黃文宏說,對於有慢性疼痛且腎功能不好的人,會建議使用乙醯胺酚與鴉片類複方劑,可有效止痛且不傷腎。不過,要防止止痛藥造成對腎臟的傷害,最好的方式仍是盡量少用,如不得已必須使用,也不要長期服用,且要多喝水。他提醒,「有病痛要找醫師處理才正確,不要依賴止痛藥,且用任何藥物前,都要就醫諮詢,才能把腎功能損傷降到最低。」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頭痛只痛一邊,才叫偏頭痛?頭痛能忍就忍,儘量不要吃止痛藥?ft.神經內科醫師 林志豪
「3症狀中2」即是偏頭痛!醫提5招改善 不僅要吃三餐,也別忘準備小點心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