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親自分享公共場所哺乳經驗! 禁止女性公開哺乳最高可罰3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哺餵母乳有許多好處,近年台灣也致力營造友善的哺乳環境。30歲李小姐分享,有次獨自帶著3歲、5個月大的孩子搭乘高鐵,候車時老二因肚子餓哭鬧,考量身上有多件行李還要照顧老大,李小姐便直接在車站座位親餵母乳,但無人投以異樣眼光,讓她覺得社會對公開哺乳的接受度確實正逐漸提高。



不過,還是有些民眾會對公共場所隨意哺乳這件事抱以歧視的態度。國健署強調,媽媽在公共場所隨意哺乳是一件自然且健康的事,社會大眾應多為母嬰創造友善的哺乳環境,讓媽媽出門在外可以隨時隨地想餵就餵,無需刻意尋找哺集乳室,也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媽媽自信且自在地在任何場所哺育孩子。



哺餵母乳有「這些」好處 共同營造哺乳友善環境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營養的食物,國健署表示,實證研究指出,哺餵母乳對母嬰健康有很多好處,能增加寶寶免疫力、減少過敏、降低兒童肥胖發生率等,還有利於媽媽子宮收縮,能減少產後出血,而且哺餵母乳可以消耗較多的熱量,幫助身材恢復,並降低罹癌風險等。



為了保障婦女在任何場所都可依嬰兒需求哺餵母乳,免於干擾、歧視,並提供友善環境,台灣在民國99年立法通過《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保障媽媽在公共場所公開哺餵寶寶母乳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得禁止、驅離、妨礙,違者可處新臺幣6千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第5條規定的公共場所,應設置哺集乳室,鼓勵業者自願設置哺集乳室,以確保媽媽們能有安全、舒適的哺集乳環境,其中也包含鐵路對號列車及高速鐵路列車,列車上也設有哺集乳室,專門提供有哺集乳需求的媽媽們使用。



哺集乳室已設逾4千處 相關資訊如何查詢?



根據國健署統計,截至112年底全國總共設置4,008處哺集乳室,包括依法設置2,643處及自願設置1,365處。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為了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希望社會大眾能支持及尊重媽媽的哺乳權,協力營造母乳哺育全面友善環境。



哺乳媽媽若有使用公共場所哺集乳室的需求或母乳哺育相關問題,可點選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各縣市公共場所哺集乳室位置及相關衛教資源。



也可以加入孕產婦關懷Line官方帳號(ID:@mammy870870),透過選單連結網站查詢哺集乳室,並可定期收到婦幼相關衛教訊息,或是撥打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抱緊您,抱緊您)。


【延伸閱讀】

哺乳期間媽媽最想知道「3大問題」 衛教影片上線即時解惑

「爸」氣隊友支援前線 6招幫媽媽解決哺乳困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7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