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腦脊髓膜炎 感染後24小時可能發展成危及生命的狀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藝人趙小僑昨日在記者會上分享了女兒「典典寶寶」前年因疑似腦膜炎而住院的艱辛歷程。回顧當時的情景,趙小僑表示在醫院外等待的日子,每分每秒彷彿都是漫長的煎熬,無法忘記那段看著女兒與病魔抗爭的時間,自己卻束手無策的無助感。這段經歷讓他們夫妻倆深刻意識到,面對嬰幼兒罹病,家長的焦慮與無助是如此地無法言喻,同時也坦言,在女兒被診斷疑似腦膜炎之前,他們對這個疾病所知之甚少,直到醫生提到併發腦膜炎的可能性時,他們才意識到這個疾病的嚴重性。幸運的是,在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確定女兒並未罹患腦膜炎,才讓他們夫妻倆鬆了一口氣。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難以防備」 如未治療致死率高達五成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風險不容忽視,尤其3至6個月大的嬰兒,更是確診的高峰,若不及時治療,致死率高達五成且難以挽回。3月19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宣布今年首例本土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病例,有名年僅4歲的女童出現了咳嗽、鼻塞等症狀,隨後因四肢出現紫斑而入院治療,當日即出現痙攣與意識改變。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強調,侵襲性腦脊髓膜炎(IMD)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而導致的疾病,具有難以防備、難以診斷、難以挽回的特點,家長們應多加重視並加強預防。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恐引發後遺症:智力受損、截肢、學習障礙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嚴重性不僅致死率高,還可能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包括智力受損、截肢等,為孩子和家庭帶來長期的影響。黃玉成醫師進一步指出,即便及早就醫,仍有20%的機率會留下後遺症,甚至國外研究有近七成的孩子會出現學習障礙。此外,曾經罹患腦膜炎的兒童及其家庭也可能面臨精神健康問題,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PTSD)等。



「3不3要」保護孩子 讓憾事不再發生



面對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所帶來的風險,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提出了「3不3要」的預防措施,包括不觸碰、減少接觸病人、遠離病源,以及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等。此外,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已經有相應的疫苗可以預防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為提高大眾對此一疾病的認識,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還發起了「及早預防IMD#行動代號520」活動,邀請家有0到6歲幼童的民眾一同響應。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難以判斷,病程卻兇猛且變化快速,一天內就有可能造成天人永隔。黃玉成醫師呼籲全民都應提高對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認識,共同落實預防措施,讓悲劇不再發生。


【延伸閱讀】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發生率不高但致死率可達40%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24小時內恐惡化死亡! 「這族群」發生率最高如何預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8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