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相卡麥隆演說再提俄中威權軸心 籲西方勇敢行動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昨天發表對外政策指標性演說,再提由俄羅斯、伊朗、北韓及中國構成的「威權國家軸心」(an axis of authoritarian states)。他並呼籲西方各國要有行動的勇氣,而非忙著為「不行動」找藉口。

卡麥隆(David Cameron)昨天陸續在情報安全機關「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及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Mansion House)晚宴發表演說,闡述他自去年11月接任外相以來,對國際局勢的觀察和願景。

他提到,當今世界局勢較多數人以往認知的要更危險、不穩定、充滿對抗,各界需勇於面對這樣的現實,相應採取行動,且不是在一、兩年內,或者數個月內採取行動,而是「現在」。

然而,在外相任內,卡麥隆發現眾人可以為自己找出太多「不行動」的理由,好似國際間已發生的根本變化仍不足以促使自由世界徹底改變自己的思考和行為。

除了有些人誤以為可以專注內政、完全切割國內外事務之間的關聯,卡麥隆說,某些人認為自由世界已失去行動能力,無論在軍事或經濟領域都不夠強大;另一些人則執著於潛在風險,擔憂局勢升高、無意之間導致惡果,或者單純不願冒犯,因此寧願不行動。

他說,由於擔憂作出錯誤選擇,有些人寧願再召開一場會議、再擬撰一份戰略文件,卻忽略這樣的「不行動」,正是最糟糕的選擇。

卡麥隆示警,一如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所言,由俄羅斯、伊朗、北韓、中國等組成的「威權國家軸心」正日益採取聯合行動,企圖削弱英國與盟友,以及英國與盟友依憑的世界秩序。

他說,西方國家有主動採取行動的能力,問題是,是否有行動的勇氣。

他呼籲各國將國家安全擺第一,看看英國國內近幾個月發生的事,就能對世界危險局勢略知一二。卡麥隆舉例時提到中國對英國民主政治的攻擊,包括對選舉委員會(Electoral Commission)及國會議員發動的網路攻擊和間諜行動。

卡麥隆並呼籲各國加強對安全和國防事務的投資,儘快讓「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2.5%」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最低防衛支出標準。目前北約防衛支出低標為各國GDP占比2%。

此外,卡麥隆也迎戰國際間對英國及盟友「雙重標準」批評。他指出,雖然加薩(Gaza)地區遭遇的苦難十分駭人,但對烏克蘭這樣的主權獨立國家無端發動的戰爭,其性質和去年10月7日發生恐怖攻擊後在中東地區引爆的衝突截然不同。

至於西方被控對所謂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投資不足,卡麥隆舉多項例證反駁,包括英國對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CERF)的資助比俄羅斯多74倍。

面對更加艱險的世界局勢,卡麥隆呼籲西方拿出更強悍、堅定的態度。

他說,為有效達成目標,有必要檢討既定對外政策是否仍適用當今世界。

他指出,把「共識」看得比「行動」重要、為避免讓別人不開心就不直言不諱、極力避險,這樣的作風或許在較承平時期不會讓人付出代價,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非法侵略應當給英國及盟友重要教訓:做得太少、太遲,只會激勵侵略者。

卡麥隆進一步指出,更強悍的態度也意味對自己誠實。此外,英國及盟友必須對世界有更就事論事、務實的態度,必要時甚至展現「無情的務實」:直面世界現狀,而非依循過往對世界的認知,或把對世界的期待當成現實。

卡麥隆並提到,在較以往競爭激烈的世界,英國絕不可對自己在世界的地位有錯覺。

他說,英國不是像美國這樣每項決策都動見觀瞻的國家。然而,在部分重要領域,英國的行動仍可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更常見的情況是,英國的決策和老練的外交手腕可影響他人態度。

卡麥隆指出,他十分同意某企業執行長所言:英國大到夠重要,卻也小到夠靈活。在有越來越多新興強權崛起的今天,英國更應致力建構、發展聯盟,同時投資傳統同盟及新的夥伴關係,以達成目標。

他舉例,為何烏克蘭稱英國是「頭號盟友」,原因不僅在於英國支持烏克蘭的強度和速度,也在英國如何促使他人採取行動。

最後,他呼籲西方展現政治意志和戰略耐心,在當今國際間「意志力之戰」中,證明敵手的錯誤。

卡麥隆說,敵對方認為西方意志力不堅、持久力不足、對痛苦的耐受力不佳,也不願付出代價。若西方不儘速改變、發揮行動的勇氣,恐怕是將自己的未來交由敵方主導。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