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蒲亭訪中收穫有限 疑因北京轉趨低調

俄國總統蒲亭17日結束訪中行,他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並未就各方關注的議題取得突破協議,分析說,或許這是因中國轉向低調,但兩國仍視美國和西方為共同威脅,中俄深化關係的意願仍強烈。

美國之音(VOA)今天報導,習近平接待蒲亭(Vladimir Putin)舉行場面盛大歡迎儀式,包括21響禮砲、軍樂隊和儀仗隊與歡呼跳躍的兒少。

但政治風險諮詢公司RANE Network Inc研究員奧爾(Matthew Orr)指出:「中國不遺餘力想給足俄羅斯面子和尊重,但卻沒有說出任何實際的話,也沒有做出任何承諾,這次會議沒有提供真正具體的、或在關鍵領域真正重要的深化兩國關係的證據。」

美國哈姆萊大學(Hamline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舒茲(David Schultz)表示:「我確實覺得這次峰會幾乎是『無新聞』,因為真正的新聞是沒有宣布任何新聞。」

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赫普斯特(John Herbst)指出:「這次高峰會的情況基本上老調重彈。蒲亭面臨的問題是,他們的夥伴關係中的『無限制』似乎只限於言辭而已。」

儘管中國一再強調中俄合作不會屈服於任何外部壓力,但奧爾表示:「越來越明顯的是,俄羅斯或中國可能會對這些事情(兩國加深合作)保持相當低調,至少在合作發生之前不會更廣泛的向世界公布細節。」

舒茲指出,中俄之間也許有不公開宣布的秘密交易,但這也反映了中國的擔憂, 「即如果中國宣布更多支持,可能會引發更多不希望遭受的制裁」。

報導說,即使蒲亭此行明顯缺乏具體進展,但兩國發表長達一萬多字的冗長聯合聲明,仍強調深化雙邊關係,反映西方制裁威脅見效。

奧爾表示,儘管這次習普峰會看似缺乏具體重大進展,但雙方都有非常強烈的願望,期盼深化經濟、軍事、能源等所有合作,「我認為他們將嘗試悄悄地、穩步地深化合作,從高層開始,然後逐步深入」。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