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之帶」的居民無法再等下去了

2023 年 9 月 5 日


請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想像這是你最後一次呼吸。現在,再仔細想想,要是這確實是你能吸進肺裡的最後一口新鮮空氣,是什麼感覺。因為,在餘生中,每一口你呼吸的空氣都將是煙霧瀰漫、充滿黴味、刺鼻且令人作嘔的。一般認為,貧窮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的汙染問題較為顯著。然而,不幸的是,許多美國人其實也活在汙染之中,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癌症之帶」(Cancer Alley)的人們。


癌症之帶」是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一段長達 85 英哩的區域,介於密西西比河下游的紐奧良和巴吞魯日這兩個城市之間,它的另一個名稱是化工走廊(Chemical Corridor)。部分居民和社會運動參與者稱此處為「死亡之帶」(Death Alley)是有道理的,因為汙染正把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推向死亡,製造和生產塑膠的設施及其他石化工廠正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沿岸的風景原是由蓊鬱的田野、農場和農園組成,其中有辛勤工作的黑奴。如今,此處的天際線不再秀麗,而是變成數百座金屬塔、煉油廠、工業園區和石化工廠構成的醜陋集合體,不斷冒出滾滾濃煙並噴出熊熊烈火。許多如今還住在「癌症之帶」的居民,都是曾在這片土地上工作過的奴隸後代。


「癌症之帶」在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 (EPA) 的報告和評估中被視為有毒空氣汙染的主要熱點。EPA 發現,路易斯安那州部分「堂區」(Parishes)居民的罹癌風險是全國平均數值的 700 多倍。


癌症、肺部疾病和其他病症長年困擾著「癌症之帶」的居民,皮膚症狀、呼吸急促和其他呼吸問題都是他們向當局通報的病症。此處的高汙染產業也使「癌症之帶」的居民成為感染 COVID-19 後,健康受損和死亡的高危險群。這裡的飲用水裡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 (PFAS) 的含量較當前建議人體可攝取的安全標準高出數百倍,土壤中也檢測到類似的汙染。


「癌症之帶」的居民正在為自己的生命奮戰


EPA 已深入探討、進行監測並承認「犧牲地帶」(sacrifice zone)的確出了問題,但卻未能實施有效的解決方案(包括短期和長期)來正面解決這些問題。在當地生活及工作的人們,他們的性命、生計和未來都成了高汙染產業的犧牲品。「癌症之帶」的居民一直在為取得認可和推動改革而奮鬥。雪倫·拉文尼(Sharon Lavigne)是一位退休的特教教師,她非常努力地喚醒人們對社區內致癌的塑膠汙染激增的注意,並引領居民予以反擊。


拉文尼女士在 2018 年創辦了環權組織「Rise St. James」,致力於為生活在「癌症之帶」汙染熱點——聖詹姆斯堂區——的居民實現環境公平與正義。拉文尼女士並未提出任何激進的要求,她只是希望居民能呼吸到乾淨的空氣,喝到乾淨的飲水。她的組織取得的成功相當有限,但已在 2018 年成功阻止一間大型塑膠工廠在此落腳。這裡的居民和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組織聯合起來,向 EPA 對路易斯安那州的環境品質部 (LDEQ) 提出控告。


EPA 在 2022 年致 LDEQ 的信函中承認該社區確實存在健康隱患,並指出:「……依據 EPA 的調查,本函之目的為呈現迄今為止發現的重大證據,彰顯該部門的作為或不作為已經並將持續對聖約翰浸信會堂區、聖詹姆斯堂區及工業走廊的非裔居民造成程度不等的負面影響。」


聖詹姆斯堂區在 2023 年 6 月取得用於空氣品質監測的聯邦補助金,但在路易斯安那州檢察總長傑夫·蘭德里(Jeff Landry)控告 EPA 後(這顯然是對 EPA 付出的努力和其針對 LDEQ 展開調查的報復),EPA 也隨即結束調查。作為回應,EPA 表示該局「將不會依據《民權法案》第 VI 部或其他民權相關法律對這些投訴採取任何進一步的行動,包括執法等動作。」


您可以如何協助打擊塑膠汙染


這場戰鬥還遠沒有結束。路易斯安那州的人民仍堅持抗爭……這些人不僅為居住在「癌症之帶」的居民而戰,也在為全球受塑膠汙染影響的人們而戰。他們需要您的支持。


EPA 一直都在持續監測並試圖減少這個毒物充斥之地的有毒物質排放量,但「癌症之帶」的居民已經無法再等下去了。因為這裡的兒童正在學校操場上玩耍,而操場就在工廠的陰影下,這些正是不斷排放汙染物,製造氯乙烯、聚氯丁二烯和其他塑膠產品等「永久性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s)的工廠。關閉這些工廠是讓已經滿目瘡痍的此地邁向復原的重要一步,但「癌症之帶」的可悲事實是,不管用哪個合理的標準來看,如今此地都已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


此處居民的生活條件令人無法接受,他們是全人類的犧牲品。目前仍在持續監測、評估和研究塑膠汙染對全美各處「犧牲地帶」造成的影響。在某些地方,環境問題或許能在幾年或幾十年內獲得改善。但對於部分已被嚴重汙染的「犧牲地帶」等地區,要讓環境回復原狀,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EARTHDAY.ORG 已經發現,要對抗塑膠生產、產量激增和塑膠汙染及其帶來的有害影響,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透過教育。若想瞭解更多我們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協助我們,請參考 2024 地球日宣傳活動「Planet vs. Plastics | 多一塑不如少一塑」。我們希望請您一同簽署《全球塑膠公約》請願書,積極參與當地社區的志願活動,讓選出的民意代表清楚瞭解這場抗爭是全人類的抗爭,因為好好呼吸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



本文作者:理查·科萊塔(Richard Colletta)


這篇文章 「癌症之帶」的居民無法再等下去了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