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合作種米 印尼憂失去優勢

印尼與中國合作種稻米,結果不看好。印尼政府宣布將與中國合作種植百萬公頃的稻米,以便解決當地缺糧危機。對此,研究人員認為,技術掌握在外國手上,加上印尼氣候與中國不同,並不看好這項合作前景。



中方提供稻米技術

據《亞洲新聞台》報導,根據中國與印尼兩國高層在4月達成的協議,兩國將在印尼中加里曼丹省開發100萬公頃稻田並由中國提供種稻技術。這項消息雖然受到當地農民歡迎,但專家認為,由於兩國條件差異、缺乏基礎建設與整體成本等困難都可能增添合作案變數。印尼茂物農業研究所(IPB)農業專家桑托薩指出,「如果我們出口中國的雜交水稻,印尼將非常依賴中國,因為親本種子是由中國控制的。」



稻米與大蒜都在合作之列

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長潘查伊坦在4月21日公布這項合作案,他表示,「我們邀請他們提供他們的稻米技術,這項技術讓他們在自給自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稻米之外,印尼政府更期望中國在今年底前,能協助印尼發展辣椒、大蒜、榴槤和海藻等作物。



中國生產稻米佔全世界供應量28%,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文章曾指出,2019年該國生產超過2.11億公噸稻米,反觀身為全球第三大稻米種植國家的印尼,仍無法自給自足。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研究人員表示,印尼的稻米產量有93%能滿足國內需求,但長期仍無法滿足消費需求。因此,印尼每年都會自國外進口稻米。



向鄰國進口稻米補充

據《亞洲新聞通訊社》報導,印尼國家糧食局官員表示,該機構計劃從泰國進口200萬公噸稻米,以解決印尼全國稻米短缺與價格飛漲的問題。該機構認為,稻米價格上漲是因為生產成本增加,包括肥料價格上漲,以及2023年由於聖嬰氣候現象導致的收成延遲。



潘查伊坦表示,目前目標是每年增加生產400至500公噸稻米,不過,分析師並不看好兩國合作,除了兩國氣候不同之外,印尼過去30年間一直試圖透過開發大型稻田與其他作物種植實現自給自足,但都以失敗告終,這次合作也不樂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