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 邱臣遠副市長:打造竹市文化新亮點

新竹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東區著名地標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新竹市重要文化資產,新竹市文化局今(2)日舉辦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第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副市長邱臣遠出席表示,此案預計116年完工,盼能重現歷史脈絡及獨特的眷村紋理,成為結合歷史經驗、地景記憶的城市文化新亮點。

邱副市長表示,今日代表市長高虹安參加歷史建築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市府團隊積極落實「美感新竹」、「宜居永續」施政策略,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自99年指定為歷史建築後,市府即啟動調查研究、規劃設計、結構補強,積極向中央爭取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補助,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修復再利用第三期工程總計畫2億5,470萬元,中央挹注1億5,282萬元,市府自籌1億188萬元。

邱副市長說,工程進行同時,市府也會兼具生態保育,在當地蝙蝠棲息周期4到9月,會降低干擾工程的密度,來保護相關的生態,且鄰近清華大學校區,期許在科技與人文歷史文化兼容並蓄的元素下,作為未來國際城市的櫥窗。在政策的推動上,不管是預算資源還是工程進度的控管,市府一定會扮演好最佳角色,期待透過園區修復再利用的工程,展現竹市下一個百年時代的城市風華。

邱副市長指出,此案修復完成後將展示廠房動力產生過程及眷戶生活紋理,透過基地內六燃廠與眷舍建物的空間再造及重塑都市空間介面,並運用軟硬體梳理,以整合性的思維厚植文化根基,彰顯獨特場所自明性,打造更親民友善的場域,提供民眾更好的文資體驗。

文化局長王翔郁指出,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位於新竹市東區建美路、公道五路二段、建美路2巷包圍的三角區域,為現今台灣少數僅存二戰時期軍事工業遺跡,戰後則見證了眷村克難生活變遷的集體記憶。園區融入了超過一甲子的眷村文化與故事,兼具日治時期建築地景,與國民政府時期眷村文化的雙重價值;兩個關鍵時代地景的交疊與共生,從二戰工業聚落到眷村聚落,是結合戰爭、科技與眷村文化之歷史建築。

文化局提到,此廠區將近1公頃,修復工程無法一步到位,110年已完成第一期廠房結構補強工程,第二期修復工程經費2,650萬元,主要針對廠房周邊景觀及廠房本體部分構件修復,預計6月完工,第三期修復工程經費2億5,470萬元(含監造及工作報告書),將持續修復六燃廠歷史建築本體及其周邊環境整頓,工期約30個月。此外,修復工程亦配合霜毛蝠每年4月至9月的棲息期,避開較高干擾工程,儘量降低工程對於霜毛蝠的影響,使其能與歷史建築共生共存。

今日開工典禮,市議員宋品瑩、鍾淑英、廖子齊、蔡惠婷、鄭美娟、劉彥伶、劉康彥、劉崇顯、市議員李國璋服務團隊代表、市議員張祖琰服務團隊代表、市議員陳啓源服務團隊代表與里長翁秀瓊、盧秋永、陳宣孝、黃彥翔、張金滄、黃玉卿、黃郁淳、鄔滬生、溫文泰、蘇竹勝、李文桂、彭垂東、徐兆生皆到場見證,共同祈求工程順利進行。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